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未病学说与血管健康维护

【摘要】  祖国医学“未病学说”得到长足的发展和重视,应用“未病学”的成果做好血管疾病的健康维护,有重要意义。血管疾病的未病状态包括健康态、欲病态、已病未传变态、病后未复态4个方面。做好血管未病学的管理和干预包括加强政府职能、全民参与、健康体检等要点。

【关键词】  未病学; 血管健康维护; 亚健康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早在两千余年前的《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论。后世医家不断发展和充实这种理论,形成了独特的“未病学说”,并且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许多保健养生、预防疾病发生和复发的有效方法。进入21世纪,未病学说更是得到长足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的成立、各大医院“治未病”中心的建立,标志着中医的未病学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血管性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肾血管病、周围血管疾病等)以大中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为特点,目前无论从发病率、死亡率均居疾病谱的前列,其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最大。但是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多属于姑息治疗,疗效不佳,医疗费用高昂,而且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下降。血管健康维护,可有效的发现亚临床状态,加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预防血管性疾病的发生。这与“未病学”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应用“未病学”的理论和既有成果,建立有效的血管维护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1 血管疾病的未病状态范围,建议设立“血管亚健康”的概念

  祖国医学“未病”的含义,广义指未病之证,即发生疾病之前的状态,包括无疾病状态(健康态)、有疾病的先兆或小病(疾)状态(欲病态)、未发生传病或已病的早期状态、疾病愈后未复发状态4个方面[1]。它涵盖了目前学术界普遍探讨的健康和亚健康的范畴,还应包括疾病的一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防止发病)、二级预防(防止传变、防止复发)的内容,并更为广泛。“未病学”强调疾病的发生是从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的过程,故医者工作的核心是防重于治。具体到血管性疾病“未病学”研究,也应该包括4个方面。

  1.1 健康血管的维护(健康态)即无病状态的健康教育,称为“未病先防”。研究健康血管的特点,树立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预防从幼儿做起的观念,建立有益于保护血管内皮的生活方式。中医认为,及时饮食、生活调养,调整阴阳,护养脏腑,则可预防疾病发生。《淮南子·卷十六》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血管无病态的表现:健康的血管应该是弹性良好,内皮光滑,无损伤和脂质沉淀,血流通畅;表现在外则是人体精神矍铄、活力充沛、反应灵敏、适应力强,重要脏器如心、脑、肾功能正常,有很好的代偿储备。祖国医学并无血管无病态的记载,但把健康人称为“平人”,表现为“阴平阳秘”,即是精充气足神旺,形色、动态如常,脏腑功能协调,脉来平和。脉来平和可以说是血管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平脉特点是三部有脉,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有力。

  1.2 血管疾病亚临床状态(欲病态)血管疾病亚临床状态指的是血管疾病的先兆或小病状态,这时应该“欲病救萌”。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大动脉内脂肪颗粒沉积、内皮损伤形成、少量斑块形成,但未造成重要脏器供血障碍、临床症状出现的阶段,可以设立“血管亚健康”的概念,以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和高危人群的重视。

  血管欲病态(血管亚健康)的表现:血管疾病的核心是内皮损伤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从青少年时期已经开始,此时,人体并无任何不适。随着血管内皮损伤的进程,逐渐出现身体疲劳、头痛或头晕、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心悸胸闷、体重增加等症状。此时由于运用现代的仪器和方法检测未发现阳性指标,或者虽有部分指标变化,但无法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可以归为亚健康的范畴。

  血管欲病态(血管亚健康)在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中可能发现的某些指标边缘性升高。如可发现体重超重,血压、血脂边缘性升高,脉压增大,空腹血糖偏高,颈动脉彩超提示颈动脉粥样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第一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周精华择要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全国
    第九届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大会纪要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纪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
    两种新发现的肝炎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浅论小儿脾胃学说的发展源流
    上海市五角场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流行病
    脊柱关节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WHO与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标准异
     型糖尿病家族聚集性的流行病学研究
    北京市西城区1977 1996年病毒性肝炎流
    北京市西城区1977 1996年病毒性肝炎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