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一起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分析

曾招发 陈伯雄 翁新芝

  关键词:食物中毒;调查;大肠杆菌;
  中图分类号:R155.3; R 15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2705(2000)03-0035-01

  1999年8月26日,连江县某外资公司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是一起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发生经过 8月26日,该公司午餐由麦德隆餐厅提供盒饭,进食者84名。11点30分左右食用,当日下午1点30分左右,首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发烧不适、腹泻等症状,至晚上11时30分有10名员工出现上述症状,程度不一。未食用此店盒饭的员工均未发病。51名(60.7%)发病员工于27日下午送连江县医院抢救,经补液、抗生素等治疗,30日下午病人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1.2 现场调查 麦德隆餐厅《卫生许可证》经营项目为“小吃”,但餐厅擅自扩大经营范围,经营“盒饭”。并有3名从业人员未经健康体检及食品卫生知识培训上岗。26日进餐的盒饭有笋干、猪肝、鱿鱼、瘦肉、蚕豆、黄瓜片等,在制售过程中有明显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2 临床表现

  潜伏期2~33 h,78%的员工进食后12~30 h内发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发烧不适、腹痛、腹泻(多数呈黄色水样便、个别呈血水样便)等症状。

3 实验室检验

  病原菌检验方法按照GB 4789、GB 17012-1997、GB 14938-94规定进行。
3.1 病原分离 共采集病人粪便标本34份,其中用药前14份,用药后20份(没有采集到剩余饭菜、呕吐物)。按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腹泻病原菌的常规检验程序分别接种4号琼脂平板、SS平板、DHL平板、麦康凯平板和血平板。粪便标本同时经碱性蛋白胨水、SC增菌液、GN增菌液及7.5%NaCl肉汤增菌后划上述平板培养37℃ 24 h。观察各平板上培养物,未见透明或半透明的可疑病原菌落,即挑取各组优势菌落接种TSI(三糖铁琼脂)与LMA(赖氨酸动力琼脂)初检,在TSI观察到斜面、底层变黄、产气、不产硫化氢。LMA观察到赖氨酸阴性、有动力。涂片镜检均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3.2 生化试验及血清学鉴定 对初检菌株进一步进行生化试验,动力、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阿拉伯糖、山梨醇,靛基质、硝酸盐,MR试验均阳性,柠檬酸盐、尿素、KCN、VP试验均阴性。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生化特征。
  挑取各组大肠杆菌做血清凝集试验,结果34份样品中EPEC阳性8份(为用药前),检出率为23.5%,其中2份与EPEC诊断血清O26∶K60血清凝集(++),6份与O86∶K61血清凝集(+++)。其他26份与EPEC、ETEC、EIEC等诊断血清均不发生凝集。

4 小结

  本次中毒发病急,人数多,平均潜伏期为17 h左右,呈单一发病高峰。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系食用被污染的盒饭所致。
  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食品、蔬菜等得以传播。针对其在适温下易繁殖的特点。食品制售过程应煮熟煮透,还要做到尽快食用,合理储存,避免污染,严格执行生熟食品分开的卫生制度。

曾招发(连江县卫生防疫站,福建 350500)
陈伯雄(连江县卫生防疫站,福建 350500)
翁新芝(连江县卫生防疫站,福建 350500)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卫生标准方法微生物部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2] 徐建国编著.大肠杆菌知识问答[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一起酒家内部职工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罚
    一起食用蝾螈引起中毒的调查报告
    一起粪产碱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研究
    转化生长因子  参与结核病致病的免疫分
    一起造成25人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胸膜感染与肺炎致病菌不同 治疗应有别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家系与HLA致病单倍
    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人巨细胞病毒致病的进展
    浅析致病真菌分类的动态性
    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一起风疹暴发流行调查分析
    一起偏远山区麻疹暴发的调查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