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汤性结肠炎30例

作者:李 俊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灌肠

  1994年9月~1999年2月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中门诊12例,住院18例;女21例,男9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4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24年。腹痛30例,里急后重18例,粘液便28例,脓血便16例。病情属轻度10例,中度16例,重度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78年中华医学会杭州全国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中医辨证分型按1987年中医肛肠学会制定的标准〔1〕:脾肾两虚型14例,湿热内蕴型9例,气滞血瘀型3例,阴血亏虚型4例。
2 治疗方法
2.1 3 疗效观察
3.1 4 讨论与体会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水杨酸盐类药物、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2〕,疗效多欠满意,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本病属中医“泄泻”、“痢疾”范畴。中医认为多因感受暑热寒湿,或内伤饮食生冷,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湿热蕴结,下注大肠,伤及肠络而见粘液血便;或由于脾虚不能胜湿,湿热内生,直趋大肠而发病。故治疗以健脾止泻,清热燥湿为主。中药灌肠方中白扁豆健脾化湿,补脾和胃以固本;金樱子、五倍子涩肠止泻;马齿苋、黄芩、黄柏清热燥湿;白及止血止痛,促进溃疡愈合;白芍柔肝止痛,解除肠道痉挛。全方配合,共奏健脾止泻、清热燥湿之功。根据辨证选加药物,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更增强治疗的针对性。现代研究认为,锌剂灌肠可改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局部粘膜损害〔3〕;钙剂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管壁致密度,使渗出液减少,有消炎、消肿的作用,且钙离子可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减少肠道蠕动次数,促进肠道的再吸收〔4〕。在中药灌肠方中加入葡萄糖酸锌和葡萄糖酸钙,可增强消炎作用,促进组织修复。有文献表明,长期慢性腹泻可致肠道主要细菌减少,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互为因果〔5〕。予乳酶生口服,可培养肠道正常菌群,加强菌群屏障,间接抑制了肠道中潜在或外来病原菌的优势繁殖,改善微生态环境〔6〕。综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发挥中西药协同作用,标本兼治,故收效良好。
疗效标准〔1〕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或钡灌肠等检查肠粘膜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肠镜或钡灌肠等检查肠粘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大便常规有少量红、白细胞。无效:临床症状和肠镜等检查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痊愈8例,其中轻度5例,中度3例;脾肾两虚型6例,湿热内蕴型2例。好转21例,其中轻度5例,中度13例,重度3例;脾肾两虚型8例,湿热内蕴型7例,气滞血瘀型2例,阴血亏虚型4例。无效1例,为重度患者;属气滞血瘀型。总有效率96.67%.痊愈病例随访半年~2年,无1例复发。
灌肠方 药物组成:
 白扁豆 30g 金樱子 15g 黄 芩 10g
 黄 柏 10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3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
    浅论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中西医结合治乳腺小叶增生症110例疗效
    心理及中西药综合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75例观察
    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超早期小骨窗手术及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135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18例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