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5例临床疗效观察

丁邦友 2005-12-13 13:08:20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7月第2卷第7期

【摘要】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n=35)和针刺组(n=25),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针药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辨证,配合服用相应的中药。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针刺组疗效为52%,针药组疗效为85.7%。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关键词 针药结合 针灸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成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其症候复杂多变,病程迁延,病势缓慢,并发症多,易于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自1999年起笔者运用针灸配合口服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5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比较,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全部来源于笔者门诊,其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59岁,以20~40岁居多,占76%;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13年,其中5年以上占65%;已婚44例。并发阳痿者19例,并发精索炎15例,并发睾丸炎14例。中医辨证分型:湿热下注型38例,病程较短,小便黄少,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痛刺痛,会阴及少腹胀痛,尿道时有滴白量多,口干口苦而粘,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气滞血瘀型12例,病程较长,疼痛明显,痛引少腹、睾丸及下腰部,终末尿滴白,小便淋沥涩痛或见肉眼血尿,肛检前列腺质地较硬,或有结节,压痛明显,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肾阴不足型10例,久病体虚,或有手淫、房劳过度史,尿末滴白,尿道口时流粘液粘丝,小便滴沥不尽,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遗精早泄,性功能减退,舌红少苔,脉细数。多数患者来本门诊治疗前曾接受过中西医治疗,效果不甚理想。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n=35)和针刺组(n=25),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辨证分型等方面皆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第三界全国中西医结合男性病学术研讨会”议定的标准,依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前列腺触诊、前列腺按压液(EPS)镜检3项,具备2项者即可确诊。临床症状:(1)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尿后余沥、尿末或大便时尿道口有白色粘液样分泌物,尿道灼热、刺痒及排尿不畅(具备3项以上);(2)局部疼痛:会阴生殖区、下腹耻骨上区、腰骶部(至少一个部位持续3个月以上)。前列腺触诊(肛门指检):前列腺表面不平,或不对称,质地软硬不均,或可触及炎性结节,有局限性压痛。前列腺按压液(EPS)镜检: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10个以上,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主穴:肾俞、次、长强、关元、委中、足三里。辨证加减:湿热下注型加中极、太冲、归来、阴陵泉、三阴交;气滞血瘀型加中极、血海、合谷、三阴交;肾阴不足型加阴谷、肾俞、三焦俞、委阳、气海。操作方法:每次操作时,患者先俯卧位,然后再仰卧位,选用2~3寸毫针,直刺1~3寸,施平补平泻手法,次穴要求针感放射至前阴部,俯卧位、仰卧位各留针15min,每周3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2.2 针药组 针刺治疗同针刺组,同时根据患者辨证分型予中药口服:湿热下注型用萆分清饮加减;气滞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肾阴不足型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剂量随病情而定。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肛门指检前列腺体恢复正常,前列腺液镜检2次(间隔1周)以上正常,包括卵磷脂小体恢复正常,红细胞消失,白细胞<10个/HP。显效:主要症状消失,肛门指检基本正常,前列腺液镜检正常或白细胞减少50%以上,卵磷脂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自我暴露疗法结合反应预防治疗强迫症
    白芷细胞外21kD钙调素结合蛋白的生理功
    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31例
    推拿松肌及整骨手法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
    浅论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康复模式
    中西医结合治乳腺小叶增生症110例疗效
    酶免疫斑点法检测心肌抗体结合吸附试验
    全自动荧光标记DNA测序法检测利福平耐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