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硬膜外

陈富强 胡丹 艾登斌 董少梅 刘福训 顾瑞鹏

  我院采用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于分娩镇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50例足月妊娠产妇,待宫口开至3~4cm时,于侧卧位下取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通过硬膜外穿刺针将25G腰麻针(B-D产)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并注入含芬太尼2.5μg(芬太尼2ml稀释到10ml,取1ml再稀释到4ml,取1ml)、0.25%布比卡因2.5mg(0.75%布比卡因5ml稀释到15ml,取1ml)的轻比重混合液共2ml,随后拔出腰麻针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cm,改平卧位,调节麻醉上界平面≤T10。腰麻作用消失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125%布比卡因(内含0.0001%芬太尼),每次7ml。观察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宫缩强度、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第一、二产程疼痛级,并和5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比较。
  所得数据用±s表示,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两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至3~4cm)、第二产程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表1),其中分娩镇痛组活跃期无需硬膜外给药者32例。
  宫缩强度、助产方式和器械助产率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2)。
  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均在正常范围内。镇痛组1分钟和5分钟分别为9.06±0.69和9.85±0.45分,对照组分别为9.11±0.58分和9.79±0.64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无论是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镇痛组疼痛评分(VR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1 产程及腰麻时间(min)(±s)


  第一产程 活跃期 第二产程 腰麻时间
镇痛组(n=50) 321.03±198.62 130.00±55.38 60.13±27.45 150.32±60.23
对照组(n=50) 318.41±197.41 123.59±57.87 54.93±29.17 -

 表2 两组宫缩强度和分娩方式(例)


  宫缩强度   分娩方式
强 中 弱 顺产 侧切 产钳
镇痛组(n=50) 34 16 0   20 30 0
对照组(n=50) 36 14 0   22 28 0

  两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VRS评分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剧痛 较痛 轻痛 无痛 剧痛 较痛 轻痛 无痛
镇痛组(n=50) 0 0 2 48 0 0 18 32
对照组(n=50) 48 2 0 0 49 1 0 0

  两组比较,P<0.05
讨论

  第一产程疼痛主要来自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第二产程疼痛主要来自会阴部。而子宫收缩受T5~T10交感神经运动纤维支配。本组观察阻滞范围T10~S4时,镇痛满意,且对产妇分娩用力和下肢活动无影响。分娩镇痛还能消除精神因素对产力、产程的影响,改善宫缩性质,加速宫颈扩张,有时可使活跃期缩短。但阻滞平面高于T10以上时,可减弱子宫收缩力,应予注意。本组观察镇痛组对产程和子宫收缩均无影响。镇痛后母体循环、呼吸功能反而得到改善。
  从表3中可看出,镇痛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第一产程无痛组者(48例)多于第二产程(32例),说明腰麻镇痛优于硬膜外止痛,但由于其时间短(150分钟),只能用硬膜外连续给药补充其不足。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硬膜外阻滞时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代
    薄层硬膜下血肿伴脑肿胀的预后与手术病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配合
    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的体会
    耳穴压迫对硬膜外吗啡镇痛病人血浆胃动
    颈椎椎管扩大术后硬膜外血肿
    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至硬膜囊内1 例报
    小儿后颅窝硬膜外血肿诊治体会
    早期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体会
    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对急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 附53例报
    CT显示混杂密度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治疗体
    对罗哌卡因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