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肝素剂量 浓度与APTT关系初步探讨

(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要促使APTT尽快达标,应首先确保肝素浓度达到有效抗凝范围。国外资料证实,肝素有效抗凝浓度范围分别是0.2~0.4 u/ml(鱼精蛋白法)与0.3~0.7 u/ml(抗Ⅹa因子法)[2];处于这一治疗浓度的患者,其出血并发症与血栓复发的几率最小。经方法学的转换,我们还可求出由APTT预测肝素浓度的线性方程:肝素浓度=0.0045×APTT-0.055(P<0.001),决定系数=0.607;或肝素浓度=0.834×lgAPTT-1.260(P<0.001),决定系数=0.500。以APTT 46~70秒代入方程,预测11~13 u/(h·kg)维持量治疗下,肝素达标浓度理论值则为0.152~0.260 u/ml(线性)与0.130~0.300 u/ml(lg)。

  3.1.4 启发 由于目前在鱼精蛋白法、抗Ⅹa因子法与抗Ⅱa因子法浓度数值间缺乏明确的换算关系,故不好断言本试验用抗Ⅱa因子法检测的肝素浓度是否低于抗凝有效达标范围,尚需临床试验积累远期终点如血栓复发率的数值。但肝素浓度数值上的偏低与肝素使用剂量上的偏小[11~13 u/(h·kg)]则是一致的,这不能不引起临床的重视,假如抗Ⅱa因子法检测的肝素浓度值等价于鱼精蛋白法或抗Ⅹa因子法检测的数值,则将使13 u/(h·kg)起始剂量对抗凝达标的影响复杂化,APTT首日快而稳定达标的优势很可能会因为其后的抗凝浓度达标范围偏低而变得毫无意义!对于接受13 u/(h·kg)的起始剂量与0.130~0.300 u/ml这一浓度治疗的患者,治疗3天内虽然没有一例发生再栓塞,但其远期血栓复发率将是我们今后关注的焦点,这也是顺应循证医学发展的需要。

  3.2 肝素剂量与浓度的线性关系

  3.2.1 两者关系 临床经验表明肝素剂量是影响肝素浓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能摸索简单的直线回归方程就能达到通过剂量预测浓度或通过浓度控制剂量,则有利于抗凝快而稳定的达标。我们对数据进行对数形式转换,探讨剂量与浓度的单因素直线关系,但结果欠佳。无论是个体内或个体间,研究并未能探讨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系数与单因素直线回归方程。即使加大样本量,相关系数结果与回归方程仍差强人意,不足以指导临床(r=0.2,线性;r=0.136,lg):肝素浓度=0.0019×肝素剂量+0.0029(P=0.003),决定系数为0.04;肝素浓度=0.825×lg(肝素剂量)-1.553(P=0.044),决定系数为0.019。通过本单因素直线模型,肝素剂量能解释浓度变异的比例太小,因此不是解释肝素剂量与浓度关系最理想的模型。

  3.2.2 启发 γ值偏低,并非说明剂量与浓度不相关,也可能提示肝素剂量与浓度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这需从肝素的药代动力学探讨原因。肝素的药代动力学基本遵从一室模型[6]。其主要分布于血细胞和血浆中,小部分弥散到血管外组织间隙。由于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胸膜、腹膜和胎盘组织。肝素的表观分布容积为负荷肝素剂量与峰值肝素浓度的比值,肝素清除率为表观分布容积与肝素衰减常数的乘积。在实验室,通过计算肝素清除率与肝素达标稳态浓度的乘积,则可求出肝素维持量。由于肝素滴注速度恒定,为零级输入,故肝素浓度(C)与剂量(K0)的关系可以参考药代动力学公式[7]:C=(K0/VK)×(1-e-Kt),其中K为消除速度常数0.693,V为表观分布容积,t为半衰期的个数;由上式可见,肝素浓度(C)与剂量(K0)的关系决定于V与t,只有当这两者都为常数时才可以建立起剂量与浓度间的直线线性方程(所以直线方程是以上药代动力学公式的特例)。入选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体重不尽相同,男女间差异显著;故表观分布容积波动在一定范围内,不能用一个常数代替,从而干扰了我们分析个体内肝素剂量与浓度的线性关系。此外,由于剂量是相对恒定的,而浓度是随时间逐渐升高或下降的;故忽略了用药时间长短来分析两者关系也是我们单因素直线回归模型的缺陷。研究中对肝素半衰期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肝素的半衰期与治疗剂量及使用方法有关,其与前者关联更密切。对于一次静注肝素80 u/kg与持续静点肝素,国内外推荐常用的半衰期值为1 h,则持续静点肝素4、5、6 h后在理论上分别达到稳态浓度的93.75%、96.88%、98.44%。可见,就是在同一个体内即使没有测量误差,使用同一剂量的肝素在不同的治疗时刻也对应了不同的浓度值,从该侧面也支持剂量与浓度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线性关系。由于存在时间因素的干扰,使个体间肝素剂量与浓度关系的可比性下降。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今后探讨肝素剂量与浓度的关系,当采用曲线回归,同时纳入因素V与t,加大样本量进行多元分析。

  决定系数偏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血管内血栓的介入性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
    普伐他汀对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表面 颗粒
    活化蛋白C抵抗在心肌梗塞患者中的阳性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糖尿病与血栓形成
    花椒油素对肺血栓及6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肝素剂量 浓度与APTT
    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12例临床分析
    单胺类递质在光化学诱导树血栓性脑缺血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早期血栓前状态的研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