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氨酰心安治疗快速型心房颤动的观察

王会玖 许志强 刘慧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国外报道成人发病率为0.3%~0.4% ,且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增加,60岁以上老人房颤发病率为2%~4%[1]。目前临床将房 颤分为三型:①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可自动转复窦性心律);②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可能转复或维持窦性心律);③永久性房颤(Permanent,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2]。 其中永久性房颤患者多合并有心功能不全,临床上常规使用洋地黄制剂控制心室率,但部分患 者疗效不显著,增加洋地黄用量易致药物中毒。为此,我们加用小剂量氨酰心安,以探讨其有 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49例永久性房颤的住院患者心电图平均心室率>101次/min,男性24例, 女性23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0±14)岁。所有患者持续性房颤病史超过6个月,无复律 适应证,且均无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对快速房颤引起明显血流动力学紊乱,需要紧急电复律 静脉用药者不在本研究范围内。患者被随机分为二组:①观察组:27例,其中风心病10例,高 血压心脏病8例,冠心病5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心功能Ⅰ级5例,Ⅱ级10例,Ⅲ级8例,Ⅳ级4例; ②对照组22例:其中风心病8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冠心病5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心功能Ⅰ级 3例,心功能Ⅱ级10例,心功能Ⅲ级6例,心功能Ⅳ级3例。
1.2 方法 观察组27例先用地高辛0.125~0.25mg/d治疗3日,心 率未降至90次/min者加用氨酰心安6.25mg,直至心室率控制在70~85次/min,待症状明显 改善,心功能提高后,维持2~4周,进行疗效评价。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心功能 及临床反应;对照组22例仅用地高辛0.125~0.375mg/d治疗,观察疗效及疗程与观察 组相同。
1.3 统计学处理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静息时与活动时心率大致相同(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 者静息时心率比对照组降低(P<0.05),活动后观察组心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1)。
  随着心率降低,患者胸闷、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状明显缓解,未见症状加 重现象;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有提高,观察组比治疗前提高0.8级(NYH A分级),而对照组仅提高0.6级。
  观察组地高辛用量为0.125~0.25mg/d,氨酰心安用量为6. 25~12.5mg/d,而对照组地高辛日用量为0.25~0.375mg。观察组地高辛日用 量低于对照组,未发生洋地黄过量;对照组有1例出现中毒现象,停用地高辛后恢复。

表1 两组治疗后心率比较(,次/min)


组 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静息时 活动时 静息时 活动时
对照组 22 126±15
138±16
84±13
88±9

观察组 27 124±15 137±16 76±9 80±7
t 值   0.64 0.22 2.55 3.49
P 值 >0.05 >0.05 <0.05 <0.01


3 讨 论
  对于永久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时,临床常规使用洋地黄制剂控制心室率,特别对同时 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但由于洋地黄类药物起效慢,在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效果欠佳,且对 老年人容易产生中毒,使部分患者疗效不明显,难于把心室率控制在理想水平,加大洋地黄用 量 易导致中毒。联合使用地高辛和β受体阻滞剂效果较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更佳,尤其对活 动的患者[3]。动物实验发现:地高辛并不影响氨酰心安的吸收,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可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并增加心排出量[4]。这与洋地黄类药物在减慢心室 率同时有正性复力性作用和β受体阻滞剂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减慢心率、延长左室舒张充盈 期及β受体密度上调作用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静息时心率治疗前为(124±15)次/min,治疗后下降至(76±9)次/mi n,活动时心率治疗前为(137±16)次/min,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表皮生长因子 谷氨酰胺对肠屏障功能的
    氨酰心安替代心得安试验鉴别功能性与器
    稳心安神活血化瘀汤治疗心律失常80例疗
    添加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可减少ICU患者
    谷氨酰胺对缺氧复氧损伤人小肠上皮细胞
    谷氨酰胺对氟尿嘧啶诱导的大鼠小肠结构
    谷氨酰转肽酶在胆源性胰腺炎诊断及预后
    锡类散 硫糖铝 甲硝唑 思密达 谷氨酰胺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