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可吸收螺钉在股骨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7月以来15 例股骨头骨折病人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结果 14 例随访1~3年,1 例失访。按美国骨科学会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评分:优7 例,良4 例,可2 例,差1 例,优良率79%。结论 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Pipkin Ⅰ、Ⅱ、Ⅳ型股骨头骨折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  股骨头骨折 固定 可吸收螺钉

可吸收钉作为一种无毒,无抗原,可吸收的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关节内骨折。本文就可吸收钉在股骨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进行阐述。股骨头骨折有较多的分类方法,本组采用Pipkin分型讨论股骨头骨折:Ⅰ型指骨折片位于圆韧带之下;Ⅱ型指骨折片位于圆韧带之上;Ⅲ型指损伤中的任何一种伴有股骨颈骨折;Ⅳ型指损伤中的任一种伴有髋臼骨折。用传统股骨头骨折内固定材料治疗存在再次取出问题。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7月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15 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 例,男12 例,女3 例;年龄19~55 岁,平均26 岁。车祸伤14 例,坠落伤1 例。Pipkin Ⅳ型股骨头骨折4 例均伴髋关节后脱位,Pipkin Ⅱ型股骨头骨折3 例伴后脱位3 例,Pipkin Ⅰ型股骨头骨折3 例伴髋关节后脱位2 例。股骨头骨折块最小1.6 cm×2.0 cm×2.5 cm,最大3.0 cm×3.5 cm×4.0 cm。

    1.2  治疗方法  15 例患者9 例伴有髋关节脱位1 例手法复位失败,急诊行手术复位内固定,术中见股骨头骨折旋转180°,余8 例复位后24 h手术。采用硬膜外麻或全麻,根据术前CT及三维重建明确骨折片所在部位及Pipkin分型。选用Smith²peterson或Kocher²langenbeck入路,显露骨折,清理断端,将股骨头折块复位,并用直径为1.2 mm的克氏针垂直于骨折断端临时固定。内固定材料为可吸收拉力螺钉,成份为聚丙交酯(SR²PLLA),螺钉直径3.5 mm,长度35~40 mm。术后防旋鞋或下肢皮牵引4~6周,8~10周后扶双拐行走。

    在需钻孔处软骨用直径5.0 mm环钻作圆形软骨全层带部份骨质切开,掀起并牵开,用直径为3.2 mm钻头钻孔,垂直骨折块钻空,尽可能钻透对侧皮质,但不穿过对侧软骨面。经过测深器测深,再用配套的攻丝锥攻丝,拧入适当长度的直径4.5 mm可吸收螺钉。同时将螺帽埋于股骨头内,并将掀起的软骨回植。手术中为了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切断圆韧带并未导致疗效差的病例数量上升[1]。

    对Pipkin Ⅳ型股骨头骨折伴髋臼后唇骨折者、髋臼后唇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者及髋臼后上唇骨折者来说,伴髋关节后脱位者均可酌情使用可吸收拉力螺钉。有股骨头骨折者先行股骨头骨折固定,复位后再行髋臼后唇骨折固定。髋臼后唇、后上唇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者先行髋关节复位,再行臼唇骨块复位固定。15 例股骨头骨折中12 例用2枚可吸收钉固定,以防止骨折块移位;2 例因骨折块较小用1枚可吸收钉固定;1 例辅以可吸收棒固定。用可吸收钉治疗股骨头骨折者术后常规皮牵引3周,术后8周酌情扶拐下地活动,半年后负重。术后要辅以必要的肌肉功能训练,酌情使用抗凝药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5 例中的1 例出现过下肢静脉血栓现象,为早期手术55 岁女性患者,经融栓处理后治愈,要引起警惕。本组未涉及Pipk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人血液不同成份吸收光谱探讨
    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失败2 例分析
    可吸收钉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
    可吸收缝线捆扎治疗锁骨骨折
    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失败2 例分析
    可吸收螺钉在股骨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可吸收钉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
    可吸收缝线捆扎治疗锁骨骨折
    可吸收螺钉临床应用37例
    可吸收螺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0例
    大鼠全身辐射损伤后小肠吸收功能变化的
    20例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骨折的护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