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237例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手术治疗经验

初步诊断,50例经腹主
动脉造影确诊。从1987年以来的164例由B超和CT确诊,其中8例因B超或CT不能确定动脉瘤上
界与肾动脉关系,5例行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例经MRA明确了两者的关系。

手术方式:本组均采用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中确定动脉瘤位于髂动脉分叉处以
上18例,采用直型人造血管移植;动脉瘤同时累及一侧或两侧髂动脉者分别为151例和68例
(同时累及两侧髂内动脉61例),采用分叉型人造血管行主-髂(股)动脉移植。移植人造血管
种类:真丝人造血管61例,涤纶血管11例,丝涤交织血管7例,Gore-Tex人造血管(美国Gore
公司产)158例。233例术中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在确定乙状结肠血供良好时才关腹,4例因乙
状结肠供血不良而将肠系膜下动脉移植至人造血管。

手术并发症:本组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4例,急性心肌梗塞3例,呼吸衰竭2例,总手
术死亡率3.8%。术后吻合口出血需再次手术者3例,十二指肠梗阻4例,乙状结肠缺血4例,均
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术后发生吻合口动脉瘤19例,发生于手术后2周至12年(平均5年)。

随访结果:本组237例患者除10例失访外,每年进行B超或CT检查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
2年,半年以上40例。现存活183例,死亡44例,其中35例因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与手术
无关的疾病死亡,9例因吻合口动脉瘤或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死亡。术后5年生存率为74.4%,
10年生存率69.9%。


讨论

1.腹主动脉瘤诊断问题:腹主动脉瘤患者常主诉有腹块、检查腹部时有搏动性肿块或伴有
震颤和杂音,临床诊断不难。腹主动脉瘤95%以上位于肾动脉以下,诊断腹主动脉瘤的关键是
确定上界与肾动脉关系。当累及肾动脉或腹主动脉其他分支如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与肾
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相比,在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技术和手术结果方面都有很大
差别。因此术前明确动脉瘤上界与肾动脉的间距至关重要。检查患者发现腹主动脉瘤上界和
肋弓之间可容纳二横指,一般提示动脉瘤位于肾动脉以下。随着影像诊断技术发展,通过B型
超声和腹部CT在肾动脉水平附近的薄层扫描(或螺旋CT动脉造影),95%以上的患者可确定动脉
瘤上界与肾动脉的间距。如仍不能明确或动脉瘤向左或向右膨胀隆起向上,而造成肾动脉与
瘤上界间的主动脉向左或向右扭曲(根据我们的经验绝大多数向左侧扭曲),体检发现腹主动
脉瘤上界高达肋弓,CT片上可产生“双主动脉瘤征”,则可采用MRA检查,这在明确动脉瘤与
肾动脉关系方面具有独特优点。只有在这些检查仍不能确定患者所伴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等
症状的诱因是否为肾动脉狭窄时,才考虑做主动脉造影或DSA[1]。本组在前26年行腹主动
脉瘤切除的73例中,50例进行腹主动脉造影。居于认识进步和影像技术发展,近9年的164例
仅5例需行腹主动脉造影或DSA。

2.手术操作技术的某些改进[2,3]:近年来,通过不断临床实践,手术操作得到不
断完善和标准化,主要有:
(1)传统的控制腹主动脉瘤近端主动脉,是将其周径完全游离解剖,用Satinsky主动脉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87例胸腹多发伤救治分析
    生物瓣衰坏后再次换瓣的体会(附17例报
    婴儿暴发型冲心型脚气病37例
    18三体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及产前诊断文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17例小腿交叉皮瓣移植术术后护理
    左心衰误诊23例临床分析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治疗与预后 23例临床
    经椎弓根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主动脉弓离断的临床X线表现 附7例分析
    斑疹伤寒107例临床分析
    耳穴压豆治疗青少年近视507例疗效观察
    新生儿横结肠双腔造口术并发症的防治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