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预防和治疗

牛清华 张继新 李庆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是术中损伤胸导管所致,如不及时有效的处理,常导致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危及生命。近年来许多作者主张预防性结扎胸导管以预防乳糜胸的发生[1,2]。一旦发生乳糜胸,多数作者认为再次手术结扎胸导管仍是一果断有效的方法[3]。我们在1985年1月~1999年6月共手术切除胸中、胸上段食管癌386例,术中均预防性结扎胸导管,术后发生乳糜胸4例,发生率为1.04%。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46岁~59岁。肿瘤长度4cm~6cm,均位于主动脉弓附近。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分离困难。术后3d~5d胸腔引流仍在500mL~1200mL。患者表现精神差、神情淡漠、体温正常或不升(37℃以下)。引流液除1例是典型的白色牛乳状液体外,其余3例均为比较清亮的淡黄色液体。胸水化验,呈碱性反应,比重1.012以上,细菌培养阴性。均在保守治疗3d~5d无效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胸导管结扎处漏出乳糜1例,1例没有结扎到胸导管,2例主干虽结扎,但另有1支损伤处仍有漏出。再次结扎胸导管,全部治愈出院。

2 讨  论

2.1 胸导管的解剖和组织学[4]:胸导管长约30cm~40cm,起自第1腰椎体前的乳糜池,穿膈肌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循脊柱右前方,食管后方,胸主动脉和奇静脉之间,向上至第五胸椎附近渐转向左,斜经主动脉弓和食管后面到脊柱左前方,再沿食管左侧上升,经胸廓上口达颈根部然后呈弓状弯曲,注入左静脉角。胸导管胸段一般呈单干,但有时呈局限性双胸导管,即在行程中分为两支,行经一段距离后再合为一。但无论如何变异,在第八胸椎平面以下走行基本固定,且总是单管。胸导管管径2mm~5mm,管壁结构与中等静脉相似,分内、中膜和外膜三层,但层次不如静脉分明,管壁较静脉薄。40岁以后成年人管壁的弹性纤维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化,管壁变薄变硬,脆性增加,易于损伤。胸导管的解剖和组织学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2 发生乳糜胸的原因:从胸导管的解剖可以看出在主动脉弓附近食管与胸导管关系密切,肿瘤外侵可累及胸导管,分离肿瘤时易损伤之;食管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胸导管管壁薄、硬、脆性增加,如结扎用力稍大易损伤;胸导管的解剖变异类型多,结扎部位稍高,或没有对纵隔创面的切除组织未逐一结扎而出现乳糜胸。
2.3 预防乳糜胸的方法:游离食管时其纵隔创面的组织要尽可能的逐一结扎;膈上低位结扎胸导管时要用米氏钳沿胸主动脉分离至脊柱,然后沿脊柱向右分离至奇静脉,将胸主动脉与静脉间组织用粗线结扎。结扎时用力要适度,勿过紧或过松。
2.4 乳糜胸的治疗:如果每日乳糜液引流量在500mL以上,经保守治疗3d~5d有增无减,应果断手术再次结扎胸导管。术后1W内者可经原切口进胸,超过1W者,可经右胸第7肋间进胸。因此时左胸可能有粘连,分离牵拉胃显露胸导管,势必增加吻合口处张力,可能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
  总之,术者应熟悉胸导管的解剖和毗邻关系。对胸中、胸上段食管癌应常规预防结扎胸导管。一旦发生乳糜胸,要积极改善患者全身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及早果断再次手术结扎胸导管。

作者简介:牛清华(1956- ),男,1982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副主任医师。
牛清华(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山西 太原 030053)
张继新(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山西 太原 030053)
李庆(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山西 太原 030053)

参考文献:

[1] 张安庆.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5,11(3):167
[2] Dougenisd.Management of chylothorax.complicating estensive esophageal resection.Surg Gynecol Obstet,1992,174:501
[3] 王 弼.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症防治.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4.58
[4] 中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38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食管癌低表达cDNA片段C6
    色素内镜对食管癌手术切除范围的价值
    细胞色素P450IA1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
    早产儿胃电节律和胃食管反流的初步观察
    针灸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研究
    肾癌术后腹壁转移2例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提高对肝癌术后复发的认识
    肝癌术后复发的类型和对策
    影响肝癌术后复发因素探讨
    手术方式对小肝癌术后复发及生存的影响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