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川芎嗪与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

尹红梅


  以前曾见过川芎嗪与山莨菪碱联合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足的许多报道[1],也有不少报道川芎嗪治疗心、脑、肺、肾及血管疾病[2],但用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治疗报道甚少,我院自1995年至1999年5月应用川芎嗪与山莨菪碱治疗DN 40例,发现其降低血脂、血粘度、减少蛋白尿及改善肾功能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1980年和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除外其他肾病、心衰、泌尿系感染,除外糖尿病诊断之前即有高血压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0~65岁,平均54.8岁;病程5~12年,平均6.5年,40例患者血糖在7.9~23.5mmol/L(空腹),持续性蛋白尿,尿蛋白定量为0.75~4.27g/L,血尿素氮在8.0~14.5mmol/L之间,血肌酐在135.0~420.5μmol/L之间。
1.2 治疗方法 40例患者均采用低蛋白饮食,原降糖药物继续服用,停服一切降血脂及抗凝药物,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用川芎嗪240~400mg,山莨菪碱20~40mg加入生理盐水250~500ml静脉滴注,(剂量可根据年龄及病情发展程度增减),每日1次,疗程为4周。

2 治疗结果

  40例DN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用药前后血脂、尿蛋白及肾功能变化见表1。
  表1中Chol、TG、Scr、BUN分别代表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代表24小时尿蛋白含量。

表1 川芎嗪与山莨菪碱治疗前后血脂、尿蛋白及肾功能变化(±s)


项目 例数 Chol
(mmol/L) TG
(mmol/L) 尿蛋白
(g/24h) Scr
(μmol/L) BUN
(mmol/L)
治疗前 40 8.21±2.23 2.20±0.92 3.0±1.2 282.5±140.0 10.82±3.68
治疗后 40 6.18±2.20 1.20±0.30 1.5±1.0 215.2±118.5  9.35±3.52
t值   4.625 3.886 3.842 2.546 2.264
P值   <0.01 <0.01 <0.01 <0.05 <0.05

  由表1可以看出DN患者经川芎嗪与山莨菪碱治疗后,尿蛋白排泄量、血脂(Chol、TG)均较前显著下降(P<0.01),Scr、BUN亦明显降低(P<0.05),同时,40例患者血糖亦有所下降,使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者30例,效果亦较满意。
3 讨 论

  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糖尿病重要死亡原因,发生DN在1型糖尿病中占33%~44%,2型糖尿病占15%~60%,有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增加20~40倍[1],目前对DN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据研究,糖尿病患者的全血粘度增加,红细胞流动性下降,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血小板粘附及聚集性均增加,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3],有文献报道,川芎嗪具有改善血流变、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4],川芎嗪还具有拮抗钙离子和抗纤维化功能,这对降低血压,减轻肾小球代偿性肥大,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过程起着重要作用[5];山莨菪碱可增强微血管自律运动,加快血流速度,减少微小血栓形成,降低微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两者合用改善微循环作用更强,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有所下降,血脂、肾功能及尿蛋白有所改善。
  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川芎嗪与山莨菪碱合用治疗DN是安全有效的,且价格低廉,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尹红梅(江苏省丰县第二人民医院 221700)

参考文献

1,胡绍文,郭瑞林主编.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1998.325~326,259
2,曹文富,李荣亨,陈伯煊,等.川芎嗪延缓慢性肾损害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现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染色掺伪川芎鉴别
    川芎嗪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
    利多卡因合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88例
    对川芎嗪治疗儿童寒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有关川芎嗪治疗儿童寒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川芎改善微循环作用研究进展
    氧自由基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
    中药川芎常用制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分析
    丹参川芎嗪治疗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护理
    川芎嗪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
    关节内注射川芎嗪对兔膝关节软骨退变的
    丹参川芎嗪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86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