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也谈合理炮制中药

付京莲 赵世臻 高玉兰

  合理地加工炮制中药,能提高药物质量,增强疗效,不合理的加工炮制,则降低药物的质量,从而影响其疗效。中药炮制是依据中医理论,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的需要,以及中药本身的性质所采用的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历代典籍中对处方用药都强调中药炮制技术和要求。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载“诸经方用药,所用熬炼制度皆脚注之,今日则不然,于此篇具条之,更不焙方下别注也。”陈嘉漠在《本草蒙荃》中曾对炮制标准要求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充分说明了炮制标准对药性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的关系。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提高疗效,改变或增加药物的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药物经合理炮制后,其性味、功效、理化性质都随之发生改变。现举例剖析如下。

1 大黄
  大黄分为生、熟、制炭等用法,其主要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二蒽醌衍生物(包括番泻甙A、B、C、D),此外尚含鞣质等。经不同的方法炮制后,其成分发生改变,作用亦不尽相同。生大黄泻下作用峻烈;酒大黄结合性蒽酯含量降低,鞣质亦减少,其泻下作用弱于生大黄:熟大黄中结合性黄酸显著减少,鞣质只减少一部分,其泻下作用缓和,收敛也有所减弱;大黄炒炭其结合性大,黄酸大部分被破坏,所含鞣质仅有少部分被破坏,而且炭有收敛作用,因此收敛作用增强,且有止血、止泻的作用。

2 黄柏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湿热,泻火毒,退虚热的作用,主要含小檗碱、棕榈碱、黄柏碱等多种生物碱及黄柏酮、黄柏内脂和脂肪油等成分。生用苦寒,清热燥湿作用较强;盐炙黄柏,小檗碱下降,缓和了苦寒之性而不伤脾胃,并能增强泻火之力;酒炒黄柏能引药上行,治上焦之燥湿,且能入血分,治血分之病;炒炭后小檗碱丧失殆尽,但其他成分变化不大,故临床黄柏治疗崩漏止血其道理也就在此。

3 乌头、附子类药材
  乌头、附子类药材,历代本草均标明有毒,却是中医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药物,是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脉微欲绝之亡阳虚脱证不可缺少的药物,但传统用药是炮制后用于临床,因为其主要成分乌头碱为双酯二萜生物碱,毒性极大,由于其结构中有两个酯键,通过高温处理(蒸、煮、烘等)可使其水解为单酯型酯键,毒性降低为原来的1/200。

4 乳香、没药
  乳香、没药为树脂类中药,含有少量挥发油,对胃有强烈的刺激性,常引起难以忍受的恶心、呕吐,入药前炒焦,使其挥发,再喷以醋,则副作用大大降低。
  中药的炮制,不但是中医药的理论之一,而且符合现代科学理论。因此在处方中,同一种药物治疗同一种疼痛,其疗效不同,其炮制方法和技术就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辨证用药,主要依据中药本身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性来选择,而中药的性味归经又可通过炮制来改变,方剂中药味的“依法炮制”与中药诊断上的“辨证论治”是相辅相成的,“辨证论治”有赖于“依法炮制”来达到目的,“依法炮制”对“辨证论治”起到配合和保证的作用。

作者单位:付京莲 赵世臻 高玉兰 山东省沂南县中医院 276300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也谈护理文书的改革
    加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方法的规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如何合理选择
    正确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
    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耐药细菌
    使用抗生素的非合理性分析
    镇咳祛痰药物的合理应用
    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几点提示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100问 1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100问 2 
    重视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
    谈门诊药房调剂儿童合理用药应注意的问
    减少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不良反应的合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