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外伤性原发性脑干伤21例治疗体会

【关键词】  脑干伤


      原发性脑干伤是颅脑外伤中的重症,其病情凶险,死亡率、致残率高。2001年3月至2006年9月,本院共收治原发性脑干伤21例,现对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脑干伤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2岁。车祸伤18例,坠落伤2例,打伤1例。伤后均昏迷,其中,昏迷3天内1例,3~ 30 天 7例,1~3个月3例,3个月以上10例。GCS评分3~5分6例,6~8分11例,>8分3例(最高11分)。合并有锁骨、肋骨或四肢骨骨折9例,合并胸部伤7例,合并膈疝1例。全部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有环池、四叠体池积血的12例,脑干点片状出血的18例。合并颅内血肿的9例,手术7例。

    1.2  治疗:18例伤情严重者入院24小时内行气管切开,11例行呼吸机辅助通气。7例行开颅手术。所有病例均行心电监护,瞳孔、神志、血气、氧饱和度、血糖、电解质及出入量监测。同时行脱水、抗炎、护脑、活血、预防应激性溃疡维持水电平衡治疗。3日后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待呼吸机撤机,自主呼吸平稳,肺部感染控制,生命体征平稳后行高压氧治疗。

    2 结果

    本组21例中,良好3例,中残3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包括自动出院)4例。

    3 讨论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外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的脑组织的冲撞与移位。脑干除在坚硬的颅底上擦挫伤外,还受到背负的大脑和小脑的牵拉、扭曲、挤压及冲击等致伤力,特别是以头颈鞭索性、旋转性或枕后暴力对脑干的损伤最大[1] 。原发性脑干伤的发生率虽只占颅脑损伤的3%~5%,但其病死率却高达44.4%~71.1%[2]。

    对原发性脑干伤,笔者的治疗体会是:?譹?訛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原发性脑干伤病人不仅有脑干呼吸中枢抑制,而且由于昏迷、呕吐,易造成误吸。所以,及时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与持续吸氧十分必要。本组21例病例入院后即予吸氧,其中18例伤情严重者入院24小时内行气管切开,11例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行氧饱和度、血气监测,有效纠正缺氧状况,对防止脑水肿加重和降低肺部并发症都有很大帮助。?譺?訛及时手术减压与去除颅内血肿。本组有7例病人行手术治疗,主要是合并有颅内血肿或脑肿胀明显者,力争在脑疝前或脑疝早期行开颅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颅压,避免或缓解脑疝对脑干的进一步损伤。?譻?訛早期应用活血药物。由于脑干伤病人常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脑血管收缩。为减轻脑水肿而大量应用脱水剂脱水,限制输液量,造成血液粘滞性增加,易继发脑梗塞。本组在伤后或术后就开始应用刺五加、丹参等中成药活血制剂预防脑梗塞,起到一定作用。?譼?訛控制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导致脑干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颅脑伤病人常合并有肺部伤,同时脑干伤病人又都有昏迷、卧床、气管切开史,因此很容易合并肺部感染。本组主要是通过早期应用抗生素,加强吸痰,定时翻身、拍背,有效地控制感染发生。另外,重视X胸片或CT检查,本组有1例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经床边X片检查,发现合并膈疝。经及时手术治疗,转危为安。?譽?訛尽早实行肠内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由于低蛋白血症不仅会加重脑水肿,而且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还易诱发消化道出血。本组对血红蛋白低下的病例及时输血与血浆,并于伤后或术后3天开始,鼻饲能全力或瑞素,行肠内营养治疗。?譾?訛降低颅高压。控制体温,避免高热对脑组织的破坏作用。?譿?訛防止消化道出血。应用止酸剂,尽早行营养支持,可有效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讀?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肝肾功能的保护。?讁?訛及时行高压氧治疗。由于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加大血氧弥散范围,从而促进受损脑细胞恢复。同时通过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来增加脑干及网状激活系统的血供,促进昏迷病人的觉醒。另外高压氧治疗还能有效解除颅脑损伤后的脑血管痉挛状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3]。高压氧还可以降低血液粘滞度,减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外伤性上矢状窦中后2/3段损伤四例
    9 1C3分子抑制杀伤性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创伤性脑水肿的在体研究
    微创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
    IL 1与创伤性脑水肿的关系
    腹腔镜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肾出血
    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24例
    产伤性肛门括约肌损伤的诊治进展
    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指数在I
    创伤性肝破裂91例
    活血定痛胶囊治疗外伤性顽固性头痛180
    创伤性休克及复苏后肠粘膜免疫功能的改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