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364例婴幼儿烧伤的诊疗体会

陈斌 林吉力 唐宗联 陈从云

关键词:烧伤;婴幼儿;诊断;治疗
分类法:R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83(2000)01-0060-01

  我们对1996年1月~1998年6月收住我科的364例婴幼儿烧伤患者进行较系统的统计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婴幼儿烧伤的认识及诊治水平,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本组364例,均为3岁以下婴幼儿,其中男性216例,女性148例。83例次行取植皮术(或切痂植皮术)。平均住院时间为16.27 d。治愈187例(51.37%),好转154例(42.31%),死亡5例(1.37%),自动出院18例(4.95%)。
  致伤原因:以热液烫伤者最多,达332例(91.21%),火焰烧伤者21例(5.77%),热金属烧伤6例(1.65%)、电击伤3例(0.82%),化学烧伤2例(0.55%)。
  伤后入院时间:本组烧伤患儿以伤后24 h内入院者最多,达226例(62.09%),其中伤后8 h内入院159例(43.68%),伤后24~48 h内入院58例(15.93%),伤后48~72 h内入院38例(10.44%),伤后72 h以后入院者42例(11.5%)。
  烧伤面积:本组最小烧伤面积1%,最大77%,平均烧伤总面积18.48%。按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分类标准对本组婴幼儿患者进行分类,结果显示轻度烧伤19例(5.22%),中度烧伤193例(53.02%),重度烧伤97例(26.22%),特重度烧伤55例(15.11%)。
  并发症:本组364例患儿中有4例合并吸入性损伤,烧伤后并发休克36例(9.89%),消化道出血27例(7.42%),败血症4例(1.10%),肺水肿及脑水肿各1例。

讨  论

  1.婴幼儿好动且动作协调性差,照看不周极易造成烧伤。本组91.21%的患儿均为热液烫伤,提示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居住条件及加强看护,可以大幅度减少婴幼儿烧伤的发病率。
  2.要重视婴幼儿烧伤后休克的诊治:①婴幼儿真皮层血管丰富,伤后体液渗出多,加之体液调节机制不完善,故烧伤后休克发病率较高。本组发生休克的36例均在伤后6 h后入院,其中烧伤面积(TBSA)<15%者7例,TBSA≥15%者29例。因此,应重视婴幼儿烧伤后休克的早期诊断,有烦燥或反应迟钝、烦渴思饮,心率、呼吸增快、肢端发凉等症状的患儿要考虑有休克可能,而不应过分拘泥于烧伤面积的大小。尤其对年龄小、有头面部烧伤的患儿更是如此。我们认为,早期确立烧伤休克的诊断,对补液复苏、治疗监护等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②婴幼儿烧伤患者转院时,要重视开通补液通路后再予转院的原则,以免延误时机而导致休克。由于各种液体复苏公式是根据成人制定的,因此补液复苏既要参照公式,又不能机械地应用公式,须根据烧伤部位及有关监护指标进行灵活调整。我们的经验是在公式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尿量、精神状态及心率等指标的变化调整补液量,其中胶晶比在1~1.5∶1。对头面部烧伤患儿尤应增加胶体量,防止脑水肿。胶体部分除血浆外,可根据血红蛋白值适当给予全血。另外,由于婴幼儿体液调节机制不完善,病情变化迅速,故我们通常将休克期时限延至伤后72 h,在48~72 h时亦据情况适当给予胶、晶体。③本组资料显示休克和消化道出血是婴幼儿烧伤后的主要并发症。我们认为中重度以上患儿入院后应加强观察其消化道症状,尽可能维持肠道喂养,保护肠粘膜完整性和肠道屏障功能,防止细菌移位及Curling s溃疡,必要时可应用抑酸剂、粘膜保护剂如甲氰咪胍、氢氧化铝凝胶等,已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可口服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止血。

作者单位:陈斌(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650101))
     林吉力(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650101))
     唐宗联(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650101))
     陈从云(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650101))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儿童智力低下434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
    136例先天愚型的临床与染色体分析
    碘缺乏致智力损伤36篇文献的Meta分析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阿米巴痢疾154例临床分析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4例临床
    脑明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6例临床观察
    114例脑卒中患者ADL改善情况的初步分析
     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黄芪注射液合SSL方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
    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36例
    股骨颈骨折微创治疗36 例体会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