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中 重度吸入性呼吸道损伤特点及对策

【关键词】  呼吸道损伤


      吸入性损伤指热力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致肺实质的损伤,烧伤常合并吸入性损伤。随着对烧伤治疗措施逐渐完善,休克和感染死亡率明显下降,而吸入性损伤已成为当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致伤环境的改变,发病率大为上升。本文分析本院烧伤科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收住的102例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吸入性损伤的呼吸困难特点和提出有效的呼吸道维护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2例,男性71例,女性31例;年龄最小为11个月,最大为71岁,平均年龄为28.6岁。烧伤面积为11%~31%的13例,31%~50%的68例,50%以上的为21例。依据黎鳌等的吸入性损伤的临床分度标准划分[1],轻度24例,中度58例,重度20例。烧伤部位包括头、面、颈部、躯干、四肢等。78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中有4例不伴面部皮肤烧伤。

    1.2 方法和结果:

    1.2.1 气道损伤情况:78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同时伴有声音嘶哑21例,吸气性软组织塌陷14例,说话含糊不清12例,喉喘鸣24例,两肺遍布哮鸣音18例,紫绀和高二氧化碳血症6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共26例,发现声带水肿4例,声带及会厌水肿3例,总气管粘膜水肿伴炎性渗出10例,支气管粘膜广泛坏死、脱落9例,散在性溃疡4例,脓栓形成2例。

    1.2.2 气道维护方法及疗效:行气管切开术共66例。根据渗出高峰期为界分为6小时内和6小时后气管切开两组:1组为6小时内气管切开49例,2组为6小时后气管切开17例。1组生存42例,生存率为85.7%;2组生存10例,生存率为58.8%,卡方值=5.461,P值=0.019。2组包括6例先行气管插管,后改气管切开。

      行气管插管18例,6例插管后改行气管切开术。其中1例气管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气切过程顺利,更换套管过程中出现气道压力骤然增高,继而出现气胸,纵隔气肿,最后因DIC和全身衰竭而死亡。

      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26例,包括纤维支气管镜下负压吸除渗出和坏死物及气道灌洗。生存22例。生存标准为:度过感染休克关,血压脉搏正常,呼吸平稳通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重要器官功能可有部分异常,但未达到多器官衰竭[2]。

    2 讨论

      吸入性损伤的部位主要位于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甚至肺实质,病理改变常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渗出、散在的溃疡和坏死物脱落阻塞,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这也是烧伤患者除感染和休克以外的又一大关卡。如何进行呼吸道功能的维护,解决气道损伤导致的呼吸困难,也是烧伤科医生和耳鼻咽喉科医生所面临着的难题之一。

    2.1 人工通气途径的建立:吸入性损伤患者,需要通过建立人工通气途径改善缺氧和纠正高碳酸血症。气管切开术是解决气道梗阻首选办法,早期行之,简单易行,安全性高,许多基层单位都能很好地开展。本文比较6小时内气切及6小时后气切者生存率,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所以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宜早不宜迟。漆一飞等持相同观点[2]。由于气道损伤病程具有渐进性,尤其在不伴头面部烧伤或上呼吸道损伤者,早期可无呼吸困难,一旦出现发展迅速,病情凶险,容易引起严重的呼吸衰竭。这时施行气管切开则手术难度增加,死亡的风险性加大。所以应充分了解病因,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快速作出评估,预见性建立人工通气通路,帮助病人度过急性呼吸道梗阻关,为随后的整体治疗工作赢得时间。宋喜成证实,吸入性损伤时预防性气管切开较紧急气管切开益处多[3]。

      另外笔者认为,血氧饱和度监测不可决定是否行建立人工通气途径的指标。因为血氧饱和度不能及时反映体内缺氧状况,即使体内已明显缺氧,血氧饱和度仍可维持在90%以上。一旦开始下降,会快速下降,这时体内严重缺氧。所以应及时进行血气分析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子宫胎盘病理
    以反复呕吐 极重度贫血为主要表现的先
    广东省中山市城乡中 小学生脊柱侧凸普
    重度有机磷中毒救治对策的探讨
    双胎妊娠中 晚期一胎死亡后的期待疗法
    45例重度创伤病人ICU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黄体中 晚期子宫内膜活体组织检查对黄
    中 晚期食管癌病人行低氧放疗的观察与
    纳洛酮在抢救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中的应
    重度脑卒中偏瘫早期的下肢支具治疗
    中 重度吸入性呼吸道损伤特点及对策
    DRFS椎弓根系统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
    DRFS椎弓根系统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