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研究梗阻新结肠癌的手术方式和效果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梗阻新结肠癌的手术方式和效果。方法 充分术前准备,结肠灌洗,一期吻合。结果 治愈55例,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2例,广泛腹腔转移,行近断结肠造瘘术1例,并发心肌梗死1例,经治疗后32 d痊愈出院。结论 结肠灌洗,Ⅰ期吻合可提高了Ⅰ期切除、吻合的成功率,最大限度的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肠腔癌细胞种植转及血性转移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有望提高远期生存率。

关键词:梗阻性结肠癌;结肠灌洗;Ⅰ期吻合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结肠癌并梗阻56例,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46~73岁,平均62.3岁,70岁以上36人,占64.28%,病程1 d~3个月,平均16 d。急性肠梗阻31例,不全梗阻27例。 
  1.2 合并症 高血压16、冠心病12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糖尿病3例。贫血和低蛋白血症28例(50%)。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胃肠减压,清洁灌肠,处理合并症。 
  1.3.2 手术方法 ①切口:左或右旁正中切口。置肠减压专用一次性粘贴袋于切口外侧。探查肿瘤部位,首先在肿块近、远断用纱布条扎紧,防治癌细胞在肠腔扩散、种植。常规游离系膜结扎血管,防治血行转移。游离肿瘤段肠管,于肿瘤远端切断肠管,远断端消毒后纱布包裹待吻合。肿瘤段结肠暂不切除,放置于切口外侧粘贴袋内,再于肿瘤近断、结扎纱布条上2 cm处切开结肠腔,梗阻段结肠内容物流入袋内,并从袋底引流出口处流入台下桶中。粘贴袋上口封闭隔离;②距回盲瓣约8 cm回肠处行荷包缝合,然后于荷包线内打孔插入气囊导尿管进入结肠,气囊内注水30 ml,回拉导尿管水囊封闭回盲瓣,收紧荷包线,导尿管连接输液管,用30℃~35℃生理盐水持续灌洗结肠近段,冲洗液及粪便直接流入粘贴袋而排出。直至引流液清亮为止,大约需盐水2 000~3000 ml;最后用混有庆大霉素24万U,甲硝唑1.0 g及5-FU 2.0 g的500 ml盐水冲洗;吸净气囊内的水液、拔出导尿管,缝闭回肠冲洗口。然后按常规切除肿瘤段肠管,一期结肠吻合。 
   
  2 结果 
   
  治愈55例,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2例,广泛腹腔转移,行近断结肠造瘘术1 
  例,并发心肌梗死1例,经治疗后32 d痊愈出院。
  3 讨论 
   
  3.1 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率明显上升,并且有结肠癌多于直肠癌的趋势[1]。而老年性晚期结肠癌的主要并发症是急性肠梗阻,发生率约为8%~29%[2]。由于回盲瓣的作用,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实际上属于闭袢型肠梗阻,极易造成肠缺血、坏死及穿孔,临床表现多为低位肠梗阻,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糖尿病及呼吸系统等合并症,就诊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贫血,低蛋白血症,且术后并发症多,临床死亡率较高等特点。本组术前有合并症和功能异常者达者37例,占66.07%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因此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检查以发现隐匿合并症,及时对症处理非常重要。 
  3.2 Ⅰ期手术,充分结肠灌洗,预防吻合口瘘 Ⅰ期切除能及时切除病灶,解除梗阻,防止癌肿继续扩散或减少肿瘤负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分期手术使患者承受多次手术带来的痛苦,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术后护理较困难,生活质量不高,肠造瘘也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另外,再次手术将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文献报道[4],大肠癌Ⅰ期切除吻合和分期手术5年生存率分别为48%~50%和7.70%~18%,有显著差异。鉴于上述情况,近些年来许多学者采用Ⅰ期切除吻合的手术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吻合口瘘仍是医生最担心的问题。如结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展望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全国
    乳糜泻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中国儿童营养研究的进展
    人格障碍评估研究 PDQ 4在北京医学生中
    用量热法研究水稻线粒体不同条件下的能
    癌症病人应对研究进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妇产科治疗性研究中的对照问题 一 
    血管内照射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
    起搏前后内皮素 一氧化氮研究的进展
    老年人肺癌化疗毒副作用防治的研究进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