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基础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基础医学专业设置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我校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的教学意义、目标和课程设置,并着重围绕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对教学改革的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基础医学专业 教学改革 创新 人才培养
1 历史回顾
我国开办“基础医学专业”规模有限,历史不长。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建立第四批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时, 批准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2]、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3]和哈尔滨医科大学[4]等成为首批开设并招收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大学,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而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为基础医学专业试办点。2001年,华西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5]相继开设基础医学专业。
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均为本-硕-博联读八年或九年制,哈尔滨医科大学为本-硕连读七年制,而浙江大学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均为五年制本科。
早在2001年,我们就向学校提出开办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的设想,2004年抓住学校转制移交(第一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广东省)的机遇,再次申请获准,并于2005年正式招收第一届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40名,2006年又有40名学生入校学习
这些年,尤其是近2年来,我们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实践和实地考察,逐渐形成了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体系。
2 基础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基础医学专业定位
开办基础医学专业的定位很明确,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富有创新思维,适应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现代生物医学科技和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主要从事生物医药基础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知识基础固然重要,但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 惟有创新才能适应,惟有创新才能发展。因此,创新性人才培养是基础医学专业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重中之重。
2.2 建立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意义深远
作为我校新开的本科培养专业,综合分析国内同行建设形势,大力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并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迫切而意义深远的大事。
首先,我校医学基础学科有比较好的科技实力和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开办基础医学专业在华南、中南地区还是独我们一家,占有地缘优势。但国内开办这一专业的另外六所学校,都是教育部属综合大学或省建“211工程”学校,其中四家建成了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因此,按照名牌专业建设目标要求,着力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创建具有理工与医学相结合特色的研究型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我校迎接挑战,提高人才培养层次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基础专业学科建设发展,主动参与国内同类院校竞争的重要标志。
其次,基础医学课程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处于基础支撑和前沿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医学基础类主干课程、理工主干类以及与科研训练相关的公共课程的建设。这类课程既是基础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我校其他专业学生培养的主干课程。因此夯实、建强这类课程,不仅对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对我校多个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同样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换句话说,通过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事实上是抓住了基础主干课程建设的牛鼻子,对全校课程建设将发挥极大的辐射作用。
第三,基础医学专业尚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国、内外均没有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纪
    人格障碍评估研究 PDQ 4在北京医学生中
    华盛顿大学培养康复医学住院医师的启迪
    应该大力加强对 医学验光 的研究与实施
    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护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日本康复医学现状与启示
    应该大力加强对 医学验光 的研究与实施
    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的探讨
    浅谈中医学多媒体教学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研究概述
    对 利小便实大便 治法的病理生理基础探
    幕末汉方医学巨擘之山田业广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年部分重点内容安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