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错觉性结合现象研究的方法 对注意的直接操纵

李 健 朱祖祥

[摘要]错觉性结合(IC)现象研究的历史不到20年,却发展出了许多研究方法,验证、充实和扩展了Treisman的特征整合理论(FIT)。有些方法尽管差别很大,但都是对注意资源的直接操纵。直接操纵注意是研究IC现象的直接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揭示IC现象的知觉性质,而且可以揭示注意在IC现象发生中的作用。
关键词 错觉性结合现象,操纵注意,注意资源,双作业
分类号 59.836

  Treisman等人于1980年提出的特征整合理论(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简称FIT)[1],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加工过程紧密联系起来,其独特的研究构思与方法,受到80年代以来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科学工作者的特别关注。FIT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前者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需注意,特征处于“自由漂移”(free-floating)状态;后者的信息加工方式是系列的,需要注意的,通过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如果注意分散或过载,处于“自由漂移”状态的特征便不能在正确的位置上进行整合,从而产生客体间特征彼此交换的现象,即所谓的错觉性结合现象(Illusory Conjunction, IC)。自Treisman之后对IC现象的许多研究中,共同之处都是直接操纵注意,把注意作为自变量,把IC发生率作为因变量,即在控制其它变量的情况下直接了解注意与IC的因果关系。由于操纵注意资源的方式不同,发展了许多不同的实验设计和研究范式。

1 Treisman等的双作业范式
  Treisman [2] 的经典研究共有5个实验。首先她设计了一个自由回忆实验。实验程序是这样的:用速示器呈现一个带黑色注释点的空白卡 1 秒钟;然后呈现刺激卡,平均曝光时间为120毫秒;再呈现掩蔽刺激200 秒。由于不同的识别任务,同一刺激卡中的5个刺激可分为两种;最边上的两个数字称为主作业刺激;中间的三个具有不同颜色(粉红、黄、蓝、绿、褐)的字母(T、S、O、X、N)称为次作业刺激。注意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取决于对主作业刺激的报告正确率,故实验要求被试集中两侧的数字,在满足正确报告数字作业的条件下要求报告所看到的数字、颜色及位置(左、中、右),然后计算次作业刺激的正确报告率、特征错误率和特征结合错误率,通过比较后两类错误率的差异程度来判断IC是否发生。实验证明IC是存在的,但它是否属知觉性质还难以肯定。实验采用言语全部报告的自由回忆法报告视觉作业的结果,故无法排除言语代码转换和记忆信息丢失对结果的影响,也无法排除被试有一种将特征结合起来报告的反应倾向。为了进一步排除这些非知觉因素的作用,说明IC确实是知觉性质。于是她又做了一个继时匹配实验和一个同时匹配实验,即在呈现刺激卡之前或同时呈现一个探测字母。探测字母分为三类:⑴同一性的(Identical probe),即探测字母(具有一定颜色)在随后的刺激卡中会出现;⑵特征性的(Feature probe),即探测字母仅在颜色或字母上与随后呈现的刺激卡上的某个颜色或字母相同;⑶结合性的(Conjuntion probe),即探测字母与刺激卡上的某个字母和某种颜色的错觉性结合相同。要求被试在刺激卡呈现后作出“有或无”的信号检测反应。由于采用了两种典型的知觉检测作业,较好地排除了那些非知觉因素的作用,证明IC确实是知觉性质。
  以上实验都是以分散注意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表明缺乏注意会导致IC。那么IC是否一定是分散注意所致?因此需要以分散注意与集中注意为自变量通过实验直接比较在这两种条件下的客体知觉效果。不同于双任务条件下的分散注意实验,实验五为单任务条件下的集中注意实验,他取消了两边的数字,因而取消了数字识别的主作业任务对次作业任务的干扰。结果发现,在集中注意条件下结合性错误率和特征错误率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在分散注意条件下前者显著地大于后者,说明注意在决定IC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2 盈亏范式盈亏范式
  (CB法,Costs plus Benefits)最早是由Posner[3]于1980年提出的。他用提示信号(Cue)引导注意,成为隐性引导注意(Covert attentional orienting)。他是从认知检测的角度理解注意的,认为当客体被提示将出现于某一相关位置时,认知和检测作业的成绩高[注意时的效益(Benefit)],反之,则成绩低[缺乏注意时的代价(Cost)]。Posner的实验是这样做的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溃疡性结肠炎的家庭发病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治疗
    藿香茯苓散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
    沈洪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实验研究进展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进展
    Crohn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新进展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误诊为先天性心脏病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例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效果
    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变应性疾病的相关性
    中西医合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