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新型抗凝血灭鼠剂中毒 附2例报道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抗凝血灭鼠剂中毒的临床表现、作用机制及其预后。方法 报告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后的转归。结果 2例均以腹痛、恶心、鼻出血、血尿、便血伴有全身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典型的凝血因子异常。维生素K1是治疗这类中毒的特效药物。结论 新型抗凝血灭鼠药作用机理是干扰凝血酶原的合成,破坏正常凝血机制及增加出血倾向。对于急性出血、无基础病、既往无出血和家族病史,并有凝血机制异常的患者,一定要警惕抗凝血灭鼠 药中毒的可能,同时重点询问流行病史和药物、毒物接触史,并送检毒物,包括残余食物、胃内容物、血和尿等。要及时加用维生素K1治疗。维生素K1用药期需要连续几周,我们建议持续60 d。能使治疗时间缩短。在最后一次服用维生素K1后的24 h、3 d及1周分别检查凝血酶原时间以最后确定是否可以停止治疗。维生素K3、K4等合成药物对此类鼠药中毒无效。 

【关键词】  抗凝血; 灭鼠药; 凝血机制; 维生素K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9月至10月本院收治的2例均为17岁的男性青年,均因腹痛,恶心,鼻出血,血尿、便血伴全身皮肤紫癜急诊入院。

    1.2  临床观察

    例1:吴XX,入院前20 d(9月2日)曾因全身皮肤痤疮在当地私人诊所服用中草药共5剂(每日1剂,以消炎、清热及祛风为主)。1周后(9月15日)出现腹痛、恶心、伴皮肤紫癜持续3 d,在当地医院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具体数字不详)。行胃镜检查显示:糜烂性胃炎。经当地服用奥美拉唑,上述症状仍间歇性发作。9月18日无任何诱因出现鼻出血,经反复止血纱条填塞3次,病情难以控制,并出现肉眼血尿,呕吐暗红色血块,血红蛋白由120 g/L降至60 g/L,病人出现头昏、乏力、皮肤紫癜增多且面积增大。於9月21日急诊由当地送入我科。患者既往体健,无出血病史,无类似疾病家族史,否认其他药物和毒物接触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中度贫血貌;口腔黏膜、舌体可见出血点,全身皮肤散在淤斑。心肺和腹部查体无特殊阳性发现。入院时多次查血PT 42~47 s,aPTT 114~117 s,纤维蛋白原(Fbg) 255.5 mg/dl。HBsAg和HCVAb阴性;ⅧC:76%,ⅨC:6%,给予患者1:1血浆纠正后复查:PT 14.1 s,aPTT 29 s。同时查ANA、抗dsDNA抗体、ACL均阴性;LA正常。外周血白细胞6.7×109/L、血红蛋白62 g/L、血小板238×109/L。肝肾功能均正常。尿常规:红细胞(+++)。入院后给予间隙输注冷沉淀6 u、新鲜冰冻血浆200 ml及红细胞悬液2 u。复查PT、aPTT仍显示42 s及111 s。鼻衄、腹痛及血尿仍存在。再次追问病史,今年3月患者家中曾在房间内外投放过鼠药,而此次又是在服用中草药后1周出现上述症状,故试用维生素K1 30 mg/d/静脉滴注,两天后复查PT 16 s、aPTT 44 s(均正常),继续给药5 d,连续3次(每日复查1次)PT、aPTT均显示正常。9月30日带药出院(继续用药60 d)。    例2:罗XX因入院前长期在网吧吃住,入院前一周住宿处曾投放过新型灭鼠药。因“血尿、黑便、关节肿痛3 d”於10月14日入院。在当地止血治疗无效而转入我院。追问病史:既往无出血病史。后查aPTT及PT均明显延长,血小板280×109/L。疑诊为“新型抗凝血灭鼠剂中毒”并给予维生素K150 mg/d,第2天复查aPTT及PT均明显缩短,3 d后全部恢复正常。於10月18日带药出院。

    2  结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DNA测序证实的Wilson's病ATP7B基因第
    抗凝疗法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抗凝的护理
    抗胆 抗凝 抗压防治老年病
    凝血 抗凝 纤溶功能联合检测的应用与临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9例分析
    抗胆 抗凝 抗压防治老年病
    凝血 抗凝 纤溶功能联合检测的应用与临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剂发生卵巢血
    一种新型重组抗体导向溶栓剂的体外溶栓
    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scFv和人粒细胞
    抗胆 抗凝 抗压防治老年病
    抗凝血酶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