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抗胆 抗凝 抗压防治老年病

【关键词】  植物神经;毒蕈碱受体;胆碱酯酶;免疫变态反应;抗胆碱能治疗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但是,过去少见的老年病也越来越多,增加了家庭和政府的负担。老年病的防治工作应该提到日程上。笔者对此有所考虑和尝试,特提出老年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的个人见解供大家讨论。

  1 老年病的发病机制

  人体植物神经是脏器功能神经,脏器发育、生长、衰老的每一过程,无不与植物神经活动有关。老年病的发生是身体发育、成长、衰老的必然规律。人体植物神经分胆碱能神经(简称胆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肾神经)两种。胆神经是运动神经,发育、成熟早,胚胎3个月开始发育,出生前完成吸吮、吞咽、呼吸、血液循环、消化吸收、排泄、肢体运动等生命攸关的脏器功能。胆神经数量多,全部运动神经都是胆神经,脑内的胆神经元多,加之主导颈、胸、腹脏器功能的迷走神经,主导盆腔脏器功能的神经和主导心脏搏动的房室结亦是胆神经,以及兴奋时分泌乙酰胆碱、主导汗腺分泌、竖毛肌和骨骼肌血管运作的肾神经末梢也属胆神经范畴。胆神经易激惹兴奋,容易发生胆神经功能亢进(胆亢)[1,2]。胆亢常引起脏器功能亢进(脏亢),如胃液腺分泌过多胃酸引发胃病,垂体腺分泌过多后叶素催化巨人症等。胆亢和脏亢都是发生老年病的主要原因。胆神经有两个受体:M受体和N受体。M受体是不受意志支配的自主神经,主导内脏平滑肌收缩行使脏器功能,腺体分泌激化特异脏器功能,淋巴组织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消灭致病菌,主导血液流变、活血化瘀提高血液循环效应等是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神经。M受体功能亢进时青年可因心情激动、精神紧张、血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原发性高血压,胃酸分泌过多常引起烧心、返酸、上腹痛、溃疡病等,免疫反应亢强感染时产生过多抗体,容易发生免疫变态反应(免变),免变是老年病发病的主要形式。N受体是受意志支配的神经,主导横纹肌收缩能随心所欲地主导头颈、躯干、四肢的伸曲、旋转运动和颜面各种表情的表露,是生命活动的辅助神经,功能亢进时可发生肌肉痉挛、抽缩、抽筋和震颤。气候巨变,精神创伤,病痛缠绵和雌、雄性激素平衡失调(简称性平失调)都能抑制体液的胆碱酯酶(CE)活性,集聚过多乙酰胆碱引发胆亢,特别是各延续15~20年的青春期和更年期引发的胆亢,使机体长期处于容易接纳致病因素挑战、发生各种疾病的亚健康状态。青春期自母体带来的低水平雌雄性激素平衡,容易被男女一方快速增加的性激素打破,发生本性(男雄女雌)性激素增加、青春期易感染病原菌感染的感染型性平失调,容易感染结核病、病毒性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病(幽门螺杆菌),扁桃体炎和肾小球、心肌、心瓣膜病变等和童年的儿麻、麻疹、脑炎、流脑、白血病(病毒)等传染病,是青少年多发的常见病。

  更年期是男女一方性激素逐渐减少引发的胆亢、发生本性(男雄女雌)性激素减少、组织细胞增生型的性平失调,是发生老年病的主要原因。老年病始于:(1)更年期长期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持久的胆亢引发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引起全身脏器供血血管、主要是脏器的小供血血管的壁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血管壁增厚,血管狭窄,供血量减少,脏器功能下降,肝脏的肝细胞也把来自肠道回收、入血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总称胆脂质)转化成胆色素、胆酸组成的胆液排入胆道的功能降低了,血液里的胆脂质浓度升高,形成超常的胆脂质血症,胆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血管壁更加肥厚、血管更加狭窄容易发生老年血管硬化型高血压;(2)胆亢又促使血小板增生、血液黏稠、凝血几率增加,容易发生供血血管血栓形成,这是心、脑血管发生脑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3)血管狭窄供血减少也使边缘、边远脏器,胰腺的胰岛因缺血功能减退或丧失发生2型糖尿病,晶体供血血管闭塞、晶体血浆失去内外交换功能、晶体蛋白凝固发生白内障,眼底供血血管闭塞发生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等常见老年眼病,血管狭窄、闭塞也导致老年听力下降,嗅觉不灵,吞咽困难等五官病。脑组织供血血管因缺血、闭塞发生脑萎缩、痴呆症、帕杰金综合征等;(4)长期胆亢亦促使致癌物质引发癌症(致癌物质没有胆亢不会发生癌症),脏器周围脂肪增生、发生老年常见的肥胖症,促发骨质增生引起众多的骨、关节病;(5)老年性平失调亦常引起迷走神经、房室结、汗腺、竖毛肌及骨骼血管的肾神经末梢等植物神经的功能紊乱、发生哮喘,心律失常,引发腰腹痛、腹泻、便秘,黏液便等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亦可因肾神经末梢胆神经功能失调发生冷热感失度,时而冷缩、时而大汗淋漓等亦是常见的老年病;(6)发生脑神经功能紊乱引发头晕、头痛、幻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抗胆 抗凝 抗压防治老年病
    抗胆 抗凝 抗压防治老年病
    抗解浸膏抗菌 抗病毒作用的观察
    无机抗菌剂 抗菌制品及其测试方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