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

关键词: 输液

    【摘要】  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医疗护理纠纷。所以认真分析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输液外渗 原因 预防

    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有的将会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引发医疗护理纠纷。所以,认真分析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1 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

    1.1 患者因素

    1.1.1 婴幼儿 由于婴幼儿哭闹、不配合,血管短、不直,能见的血管少,而且有的家长很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天性好动,肢体难于固定,一旦发生外渗难于表达疼痛的感受,所以往往小儿外渗多于成人,小儿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

    1.1.2 老年人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行为容易失控导致注射针头容易移位;此外,老年人的自身条件使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生理功能减退也增加外渗的可能。

    1.1.3 无法沟通的患者 此类患者主要包括接受麻醉的患者,使用镇静剂或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如中风、颅脑外伤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烦躁、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

    1.1.4 重症患者 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1.2 药物因素 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笔者把这些药物称为外渗的高危药物,因为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1.3 疾病因素 (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2)外周血管疾病如动脉血管硬化。(3)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4)上腔静脉综合征,由于上腔静脉压力高,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1.4 技术因素 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1)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2)晚夜班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3)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4)使用钢针,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 [1] ;(5)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6)用力推注药物,或使用微量泵及输液泵;(7)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1.5 解剖部位 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静脉炎的血管,由于血管收缩,血管内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外渗。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易外渗,而且一旦外渗会造成严重损伤。

    2 输液外渗的机制
@pagebreak@
    输液外渗的机制如下:(1)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通透性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2)药物持续滴注,胶体渗透压降低;(3)液体静压增加;(4)继发感染,因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炎症细胞的聚集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发生组织水肿 [1] 。

    3 外渗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泡,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

    4 外渗的后果

    患者将经历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延长患者的住院日,增加患者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产程中持续内监护下行羊膜腔输液及羊水
    输液后败血症21例
    一次性注射输液器具的管理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rhaFGF 庆大霉素注射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卫生巾在留置尿管尿液外渗者的应用
    输液瓶口贴用于已开启液体瓶口消毒效果
    儿科门诊输液室空气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谈门诊输液室加强环节管理体会
    探析中药制剂输液不良反应原因
    医院输液剂制备中细菌内毒素污染及其控
    静脉输液技术的新进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