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刮痧疗法治疗痛证102例

王文兰

  刮痧疗法是我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祖国医学认为:由于风寒邪气侵入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就会出现发热、头痛、身痛、无汗等症状。通过拨刮皮肤,使局部小血管扩张充血,微循环血流加快,提高局部的免疫功能,消除炎症。该法具有宣通透泄,疏通经络血脉,促进发汗祛邪,行气和血等作用。1993~1995年,笔者应用刮痧疗法,治疗102例痛证病人,取得显著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2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14~75岁。病程最短3 d,最长2年,经检查确诊为颈椎病30例,肩周炎26例,急性腰扭伤13例,坐骨神经痛12例,慢性腰痛8例,神经性头痛13例。均有轻度功能障碍(活动受限)。

  2 操作方法

  准备边缘光滑的刮板、瓷匙,药杯盛植物油或少许清水,适当备纱布棉签。根据疼痛的部位及疾病性质,选择适合的体位,施于项背部和双肘窝者伏坐于椅背上,施于胸腹者取仰卧位,施于双下肢膝窝者取俯卧位。常用百会、天柱、肩井、肩骨 禺、肩贞、曲池、外关、肾俞、志室、腰阳关、委中、承山等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经上的穴位。将植物油或清水抹在相应部位上,用刮板按经络走向顺次刮拭,采取单一方向,不能来回刮。背部、脊柱、上肢、下肢由上而下,胸部、腹部、肩部由内而外。刮数次后植物油或清水渐干,再蘸油或清水少许,以免因皮肤干涩而刮伤皮肤或增加疼痛。刮拭时用力要均匀,每一部位刮20~30次,每条长约6~15 cm,直至出现深红色或紫红色的痧斑块或痧条块为度。每次间隔3~7 d,3~5次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及结果

  痊愈:局部疼痛消失、无功能障碍。好转:局部疼痛改善,个别症状尚存,能做一般家务劳动。无效:局部仍然疼痛、功能障碍。结果见附表。

附表 102例患者刮痧治疗结果


病种 痊  愈 好  转
例数 % 例数 %
颈椎病
肩周炎
急性腰扭伤
坐骨神经痛
慢性腰痛
神经性头痛
合计 29
22
11
10
7
11
90 96.7
84.6
84.6
83.3
87.5
84.6
88.2 1
3
2
2
1
2
11  3.3
11.5
15.4
16.7
12.5
15.4
10.8

注:肩周炎26例中1例无效
  附表显示有效101例,有效率99.02%。

  4 体会

  痛证的发生,中医认为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气滞则血脉不通,不通则痛。刮痧疗法,一是通过刮拭疏通经络,使经气畅达,络气得和,气顺血调,瘀滞得解,痛证自消;二是刺激皮肤,使皮肤充血,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使汗腺充血而得到开泄,得汗而解,以达治疗疾病的目的。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经络的走向和经穴的基本知识,手法要熟练。根据疾病的性质,选择刮拭部位并配合护理,即可得到良好的效果。刮痧疗法的应用不受性别、年龄、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操作简便,取材容易,无痛苦,无副作用,疗效快,病人乐于接受,亦可在家中进行,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护理中应注意①室内空气要流通,在寒冷季节刮痧时要注意保暖、避风,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②任何病证的疼痛均应先刮拭颈椎,再刮其它部位,因颈椎位于督脉经,具有急救作用。③根据病人年龄、病情、部位选用合适的手法和刺激强度。刮拭后2~3 d患处略有疼痛,为正常反应,第2次刮痧需待痧点消退后3~7 d进行,不能连续治疗。④刮痧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胸闷不适立即停刮,取平卧位,测量血压,并作相应处理。⑤刮痧后督促病人饮一杯温开水,帮助新陈代谢、疏通经络;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胃肠运化,使邪气不能外泄。⑥病人形体过于消瘦,有出血性疾患及皮肤病,均不宜刮痧治疗。⑦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处理后擦干备用。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自我暴露疗法结合反应预防治疗强迫症
    血浆置换疗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疗法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中的
    血浆置换疗法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疗法在肾脏疾病 器官移植中的
    血浆置换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抗凝疗法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
    按摩加心理疗法治疗癔病18例
    雌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及正
    营养疗法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肺性脑病2
    门静脉激素疗法预防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冠脉病
    醒脑静 清开灵及脑乐欣综合疗法治疗急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