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正文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病率、发病时间及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方法:回顾分析了226例M3合并CNSL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8例(12.4%)的M3患者发生CNSL,发病时间以完全缓解(CR)后1~2年内为多,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组发生CNSL比非预防鞘内注射化疗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M3患者并发CNSL患病率并不低,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可显著降低CNSL患病率,预防性鞘内注射最佳时间为CR后1~2年内。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鞘内注射化疗

近年来,随着现代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亚砷酸(As2O3)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无病生存率逐年明显提高。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等髓外浸润是导致白血病复发的重要隐患,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CNSL相对较少,临床上对其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存在争议。本研究选自1997年6月~2005年6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及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血液科收治的226例M3患者,通过观察其发生CNSL的患病率、发病时间,并比较分析了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组与非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组两组发生CNSL患病率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226例中男120例,女106例,年龄19~54岁,平均31.8岁。均经血常规、骨髓象、细胞化学、免疫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确诊。未行鞘内注射化疗预防CNSL 117例,缓解期行鞘内注射化疗预防CNSL 10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发病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诱导缓解阶段发生CNSL 1例。诊断标准:M3诊断标准均符合文献[1],CNSL的诊断符合1987年南宁全国白血病防治研究协作会议关于CNSL的诊断标准[1]。

    1.2   治疗方法

    1.2.1   诱导治疗   226例M3初治均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缓解治疗,剂量为30~40 mg/d,治疗达CR。治疗过程中WBC>20×109/L,则加用羟基脲(HU)或蒽环类化疗药或HA以控制WBC,并根据WBC总数随时调整剂量,使WBC控制在10×109/L左右。

    1.2.2   维持及强化治疗   诱导缓解后每月采用DA、HA、ATRA、As2O3方案交替治疗,第1年1个月治1次,第2年两个月治疗1次,第3年3个月治疗1次,第4、5年半年治疗1次。

    1.2.3   复发后治疗   予单用亚砷酸或联合ATRA治疗。

    1.2.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防治   (1)缓解期行鞘内注射化疗预防CNSL,采用“0.9%NS 2 ml+MTX 10 mg/Ara-C 50 mg+5 mg DEX”交替鞘内注射化疗,化疗次数为2~3次,间隔时间约3~6个月;(2)对于发生CNSL者,鞘内用药同预防性化疗,隔日1次给药直至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失, 脑脊液检查恢复正常。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M3并发CNSL的发生率 &nbs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急性肠脂垂炎七例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诊治体会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微量泵输注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
    急性间歇型血卟啉病多次误诊1例
    腹部卒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
    亚急性甲状腺炎3例误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