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试论乳腺癌痰毒瘀结病机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

隔间,生湿聚痰,结于乳络致乳络阻塞不通而变生乳岩;另外,“七情郁毒”长期内伏,气滞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停,日久形成乳房肿块,发为乳岩。如《外科正宗》说:“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痰、瘀和毒相互影响、转化,三者相互胶着共同促进了乳腺癌的发展。首先,癌毒是痰、瘀形成的重要因素。癌毒一旦留结,造成脏腑的功能障碍,津液不得正常输布代谢,滞留体内,凝聚而为痰,形成痰毒交结;癌毒内生,阻滞气机,气不行血,血脉凝滞为瘀。如何廉臣在《重订广温热论》中说:“毒火盛而蔽其气瘀其血。”如果癌毒郁久化热,则煎炼血液成瘀。其次,痰瘀同源,易凝聚成毒。痰是人体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瘀血乃人体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所成,津病成痰,血病成瘀,互为因果而形成痰瘀同病。痰滞体内,血行受阻,而成瘀血;瘀血乃有形之物,易滞气机,阻滞络道,致络中之津不能渗出脉外,络外之津亦不能入于脉中,而津液聚积化生痰浊。瘀血积聚日久,也可化生痰浊而成痰瘀病证,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强调“血积既久,其水乃成”、“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更明确地阐明了痰浊与瘀血的关系。痰饮、瘀血作为津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其本身皆能化毒为害,形成痰毒、瘀毒。同时,痰瘀互结,郁久腐化,久则凝聚成毒,从而形成痰瘀毒相互交结,更使乳腺癌的病程顽缠,促进了乳腺癌病情的发展。
  4 余毒旁窜是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病机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是现代医学名词,古代医家虽然不能认识乳腺癌转移的全部特性,但对转移的发生及传变早有认识。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云:“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胃肠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佚,不可胜论。”阐述了肿瘤由局部向远处转移的过程。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多为未经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而目前临床较常见的是乳腺癌术后患者,因此,中医对乳腺癌术后的认识多源于现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所得。纵观各家论述,在影响乳腺癌转移的的诸多因素中,“余毒未清”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如《瘟疫论》中说:“若无故自发者,以伏邪未

尽。”乳腺癌患者虽经手术治疗,癌毒祛之八九,但体内仍有残留之“余毒”。由于癌毒具有性质隐缓、毒性猛烈、易于扩散、易耗正气和易致痰瘀凝滞等特点[4],所以其易于沿络脉、经脉和气血旁窜他处发生转移。而“余毒”之毒力的强弱又是其能否旁窜他处的决定性因素,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肿瘤细胞的异常分化、自身基因变异和蛋白异常表达有相似之处。余毒之性,有轻有重。余毒轻,则正能胜邪,余毒不外窜;余毒盛,则正不胜邪,余毒旁窜于脏腑经络而成转移。旁窜于肝而成肝积,旁窜于肺而成肺积,旁窜于骨而成骨岩。旁窜之癌毒使脏腑经络俱损,气血离经留而为瘀,津液代谢失常,水湿停聚凝练而为痰,痰、瘀、毒三者胶着不清,终致痰毒瘀结又进一步促进了转移的发展,并进一步耗伤脏腑经络气血,形成了恶性循环。

 5 散结解毒治则在乳腺癌术后抗复发转移治疗中的应用
  痰毒瘀结作为病因、病理产物贯穿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针对痰毒瘀结的主要病因病机而确立的散结解毒治则在乳腺癌术后抗复发转移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陆德铭教授认为乳腺癌术后患者多以“气阴两虚,冲任失调,余毒未清”为主要病机,“余毒旁窜”是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病机,临证多以益气养阴、调摄冲任、散结解毒为治疗大法,对转移高危人群多加大散结解毒中药的应用,以防术后复发转移的发生[5]。有报道将183例浸润性导管癌切除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化疗同时服用乳宁Ⅱ号,对照组单纯化疗,用药后随访两组2年复发转移率。结果显示乳宁Ⅱ号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转移高危人群 2年 的复发转移率[6],3年的随访显示治疗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为100%[7]。唐汉钧教授认为乳腺癌术后多见整体属虚,局部属实,正虚邪实,对转移患者则强调应辨病辨证相结合,如肺及胸膜转移,辨证多为毒邪犯肺,阴虚肺燥,肝转移辨证多为湿热内蕴,骨转移辨证多为毒邪内攻,强调了余毒旁窜在乳腺癌术后转移中的重要作用[8]。唐汉钧等[9]以扶正祛邪为组方原则的乳安方治疗28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结果显示乳安方能明显减少放化疗副作用,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延长术后3年、5年的生存率。司徒红林等[10]观察以抗癌解毒、健脾补肾组方的癌复康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癌复康组的生理分、认知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疏肝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
    20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 B超图像与病理结
    完美饮食计划远离乳腺癌
    遗传性乳腺癌 卵巢癌综合征的易感基因
    试论食品卫生行政处罚中听证程序的具体
    中西医结合治乳腺小叶增生症110例疗效
    乳腺结构不良症囊性增生期诊疗探讨 附
    乳腺结构不良症囊性增生期诊疗探讨 附
    乳腺癌癌前病变和早期癌乳腺癌的癌前病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
    乳腺非典型性增生的临床诊治
    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