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安体舒通和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王岚峰 李为民 赵进军 沈景霞 于江波 刘凤岐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一直是临床治疗的 难点,以往的研究证实此类病人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利,甚至有报道会增加病死率。本文从 干预CHF时神经体液因素过度激活,应用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及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悦 宁定)治疗CHF室性心律失常,观察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实验对象为本院住院患者,共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37~76岁,平均 48岁。原发病分别为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病。发病时 间为0.5~30年。按照NYHA标准,心功能Ⅱ级36例,心功能Ⅲ级44例,心功能Ⅳ级20例。
1.2 用药方法 在应用其它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物同时应用安体舒通(20~60)mg/d, 悦宁定(5~10)mg/d,所有病人均未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
1.3 测定方法 用药前及用药后2~4周分别测定血清钾、镁离子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血 清离子采用CX1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动态心电采用美国Biomedical System公司生产的新世 纪智能三导Holter监测系统记录24小时室性心律失常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药前后比较采用 t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血清钾离子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无一例高钾血症发生,镁离子用药前低于正常值或是正常 值低值,用药后升高。用药后所有病例室性早搏均明显减少,部分病人有短阵室速或R on T 现象,用药后消失,见表1。

表1 用药前后观察指标


项  目 用药前 用药后
血清镁离子(mmol/L) 0.68±0.13 0.96±0.09
血清钾离子(mmol/L) 3.91±1.21 4.09±1.51
室性早搏(24h) 1662±286 696±96
短阵室速(24h) 124 0

  注:治疗前后对比P<0.05
3 讨论

  CHF是常见的、致死率极高的心血管临床综合征。随着CHF的进展,自发性复杂性室性心 率失常的发生率也显著增高[1]。因心律失常所致的猝死率占中重度CHF总病死率 的50%~60%[2],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均证实CHF的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能获益 ,甚至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有报道认为会增加病死率[3]。埋藏式心脏电复率除 颤 器(ICD)是最好的方法,几乎可以消除因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而致猝死的危险[1,4] ,但因价格昂贵不能普及。因此CHF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十分棘手。
  目前,对CHF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的研究已从临床的相关因素深入到神经体液因素、细胞 电生理的变化。
  CHF室性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心肌肥厚、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室壁瘤等心肌病 变,而神经体液活性的改变、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可以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CHF时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 Al d)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5]。CHF时心肌内肾素、血 管紧张素Ⅱ(AngⅡ)、AngⅡ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升高。通过cAMP-蛋白激酶 、C-酪氨酸磷酸化机制或是通过提高肾上腺素能活性而导致心律失常[6]。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使心衰的治疗又进了一步,它可抑制AngⅠ转换为AngⅡ, 扩 张小动脉及小静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及增加前列环素的水平,抑制RA AS,可预防左室重构,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助于纠正心衰时低钾、低镁血症,其效果得到 公认。虽然ACEI可对抗RAAS的作用,但长期使用会出现“醛固酮脱逸”现象,即开始使用时 可使血中Ald水平迅速降低,但以后血Ald降低作用趋于微弱或不恒定[7,8]。因此 ,单用ACEI治疗CHF室性心 律失常不能完全阻断心衰时神经、内分泌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有害作用,更好地控制室性心 律失常。目前的研究证实心肌细胞存在醛固酮受体[8],CHF时血Ald升高,致钠水 潴留、低钾低镁,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电不稳定和心肌细胞死亡,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大剂量安体舒通治疗晚期血吸虫病48例效
    脉络舒通颗粒治疗糖尿病足40例临床观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