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分析, 认为急性脑血管病伴发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是病情凶险的重要标志。其中脑出血36例中出血量>30ml以及脑干、 小脑出血共31例, 占86.1%。脑梗死39例, 有19例为大面积梗死, 伴中线移位16例, 占48.7%。脑干及小脑梗死10例, 占25.6%。意识障碍占94.9%。因消化道出血致死仅3例。说明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的发生与病变的部位、 病情的危重程度及多个危险因素(如多脏器功能衰竭、 各型休克及脑疝等)有密切的关系, 而死亡原因又与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因出血直接致死的很少, 其致死率为0~12%[4]。
  虽然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 病因、 病变部位、 出血量、 有无并发症, 但消化道出血可减少脑血流量, 加重脑部损害, 故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是严重的并发症, 对它的防治在临床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关键在于及时诊断、 早期预防以及对原发病的综合有效的治疗。
  本组78例在出血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 出汗、 呃逆、 恶心、 呕吐及上腹部不适等表现, 除考虑出血时机体反应外, 可能与急性脑血管病时脑水肿致丘脑下部受损引起迷走神经高度兴奋有关, 要注意出血先兆。 临床上凡是意识障碍加深, 体温持续升高, 心率加快, 血压下降, 周围血象升高, 眼球浮动或震颤, 伴有恶心、 频繁呃逆、 肠鸣音活跃者应提高警惕, 说明病灶已扩大, 影响到丘脑下部及脑干, 有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 应早期诊断和处理。呕血、 黑便和血红蛋白降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征象。
  对于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的防治, 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由于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与基础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 危重的病情不控制很难解决上消化道出血, 即使应用内科止血暂时成功, 出血常可再次发生。对于止血措施, 传统做法是用H2受体阻滞剂来提高胃内pH值, 降低H+反弥散来止血; 或用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灌胃, 引起胃肠粘膜血管痉挛, 以达到止血目的。但最近研究发现: 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胃肠粘膜低灌注, 如果应用药物收缩血管可加重胃肠粘膜缺血, 使粘膜病变加重, 故不主张用此类方法止血。有人主张应用传统中草药大黄[2], 因大黄能活血化瘀、 改善微循环, 促进肠蠕动, 抑制肠道内细菌易位和毒素吸收, 同时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并能明显提高患者胃和直肠粘膜内pH值, 改善粘膜血流灌注。大黄的这种药理作用机制为防治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提供了新的途径。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
    放线菌酮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热应激反应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
    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气腹的血液动力学
    心理应激对 型糖尿病人糖代谢影响的对
    益中合剂抗实验性胃溃疡研究
    小儿慢性胃炎锝标记固体餐胃排空检测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
    热应激反应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保护作用
    银杏内酯A对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抑制作用
    慢性应激对糖尿病倾向鼠几种组织抗氧化
    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1例
    咪唑安定用于预防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术中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