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他汀类调脂药的多向性效应

舒张明显改善[12,13]。Driscoll等用肱动脉内输注乙酰胆碱等方法发现辛伐他汀治疗1月内一氧化氮(NO)介导性的血管舒张即明显增强,其作用还随治疗的连续而持续存在[14]。Andrew等用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15]。上述研究提示只要能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都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恢复NO的释放,血管得以舒张,如此减少缺血事件及斑块破裂的危险。
4 抑制炎症
  在HC及AS时,血管内皮产生及分泌粘附分子并促使巨噬细胞移行入内皮下造成慢性炎症过程。急性炎症过程中,斑块中的巨噬细胞被激活,释放白介素-1(IL-1)、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金属蛋白酶、氧自由基等,在网络效应的调节下,血管内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破坏,管腔狭窄,斑块破裂,导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代表炎症反应的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IL-6、IL-8水平的增高也反应了急性炎症的存在,而且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及预后有密切联系[16]。活检及尸检已普遍发现急性冠脉事件患者病变部位有炎症细胞浸润,巨噬细胞的活动与斑块的破裂密切相关[17]。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管扩张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研究发现前者斑块内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后者。心肌梗死后的炎症可能是复发性冠心病事件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减少这些炎症反应可以成为延长冠心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他汀类药物通过减少斑块脂质含量可能会减少LDL氧化,抑制巨噬细胞活性,减少血管内膜损伤。CARE研究普伐他汀治疗可减少炎症反应,降低心梗再发的发生危险[18]。在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中也找到了普伐他汀抗炎作用的证据。发现普伐他汀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相比,斑块大小无明显改变,但前者的动脉内膜和中层中所含的巨噬细胞数目显著低于后者。有必要指出的是这种改变并不依赖于血浆脂蛋白浓度。
5 抑制血栓形成
  HC往往和血栓形成有一定关系,其中起作用的因素包括血小板高反应性和纤维蛋白原、1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在内的致血栓形成因子的血浆浓度升高。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可直接改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然而不同的他汀类药物在降脂的同时所起的额外作用又是不同的。Lacoste在HC患者中进行了一项旨在比较降脂前后受损动脉壁上血栓形成的研究。结果发现HC组的血栓形成较胆固醇水平正常组显著为高,而对于HC患者,普伐他汀治疗后血小板活性与功能受到了显著抑制,并发现普伐他汀在开始治疗后2~3个月就能降低血小板血栓的形成,是一种能在短期内明显减少冠心病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19]。此后,其又进行了一项比较普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他汀类药物虽然均可降低血脂,但是普伐他汀能减少血小板血栓形成,而且应用普伐他汀10~40mg/d治疗HC患者2.5~4个月后可显著降低血纤维蛋白原和PAI-1水平,提高血液纤溶活性,降低血粘度。然而辛伐他汀治疗后却无类似改变。可见不同的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冠心病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20]。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普伐他汀对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表面 颗粒
    论阿托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
    氟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
    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颈动脉粥
    辛伐他汀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作用的新
    辛伐他汀降脂治疗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
    小剂量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