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

较少,甚至有些病人微蛋白尿不断恶化,但ID或Ⅱ型患者用ACEI后则减轻[18]。这种差别被认为是DD型患者ACE水平最高,用ACEI不足以完全抑制其活性,而沙坦类药物可能更有效。一项正常人及肾功能损害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影响及高血压病人服用氯沙坦对肾功能影响和肾病综合征有或没有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氯沙坦可使平均动脉压下降,有效肾血液流量可以增加,而对GFR无影响[19]。对肾血流动力学的这些良好影响,也是进行RENAAL试验的依据之一。


  四、逆转左室肥厚和血管重塑等效应


  左室肥厚(LVH)为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沙坦类药物对降低LVH有明显的作用。1997在意大利召开的第八届欧洲高血压会议上有报道缬沙坦对于左室肥厚的疗效,经超声心动确定有LVH的高血压病患者,以缬沙坦80 mg/d与氨酰心安50 mg/d相比较,经4周治疗DBP仍>95 mm Hg,则将药物加倍4周后DBP仍>95 mm Hg者加氯噻嗪,两组中各有30%病人加利尿剂。3及8个月后超声心动复查,69例随机病人中对58例作左室质量指数分析(LVMI),结果缬沙坦组(29例)LVMI平均下降10 g/mm2,较基线下降8%。显然ATⅡ参与LVH形成,而AT1受体亚型拮抗剂阻断ATⅡ,可使LVH逆转。


  对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重塑的作用,据近年细胞及分子研究已经明确ATⅡ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调节许多关键性步骤,可能调节白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许多黏附分子如E-选择素及血管黏附分子(VCAM-1)促进白细胞及单核细胞黏向内皮细胞的管腔面,认为这是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形成的第一步。ATⅡ在培养的内皮细胞中刺激黏附分子的表达,亦提示肽类可促进白细胞黏附到血管壁。因此,不仅ACEI,AT1受体亚型拮抗剂亦可改变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动脉结构与功能,这对于血管重塑的防治可能有重要意义,但尚需更多研究。


  AT1受体亚型拮抗剂对纤溶功能也有影响,若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升高而纤溶能力下降可增加冠心病的危险。已有资料发现某些病人基因上易产生血浆PAI-1升高。PAI-14G纯合子及4G/5G杂合子患者血浆PAI-1水平增高增加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5G纯合子病人PAI-1水平低,心肌梗死危险性低。因内皮性PAI-1的产生及分泌由ATⅡ调节,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产生及分泌由缓激肽所调节。内皮ACE通过双向作用降解缓激肽并使AT1转变为ATⅡ而促进血栓形成。因此,用ACEI及AT1受体亚型拮抗剂通过双向抑制而增强纤溶功能,减少血栓形成[9]。另外,还有用氯沙坦用于预先处理的荷兰猪心室肌上,可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提示有内源性抗心律失常作用,并有降解尿酸,抑制血栓烷(TX)A2的效应。但candesartan不能抑制TXA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8]。这些初步研究对心血管病防止血栓栓塞方面也可能有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ATⅡ受体拮抗剂(AT1受体亚型拮抗剂)作为新的一类降压药物,在心力衰竭、肾脏病及许多心脏肾血管病的防治中可能较广泛的前景。最近,WHO/ISH1999高血压指南中已将ATⅡ受体拮抗剂列入治疗高血压的六大类药物之一[20]。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它是否优于ACE I,与ACEI是否有互补不足,长期应用的利弊如何,有待从基础理论及临床大规模多中心的长期实践中来解决。正在进行的多项国际性大样本随机试验如LIFE、ELITE-Ⅱ、VALUE、RENAAL等或将有助于明确AT1受体亚型拮抗剂在心脏血管病防治中的地位。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膈肌原发性血管瘤合并反复胸腔出血一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帕金森病和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肌肉硬度
    血管铸型观察bFGF对大鼠颌面部移植脂肪
    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血管内血栓的介入性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颊面部皮肤缺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