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旋转复位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椎

sed in a proper way and conducted perfectly, it may not only avoid damages and accidents, but also improve VBA blood supply.

Key words Manipulation; Cervical vertigo; Vertebrobasilar artery

  几十年前Ryan和Cope将颈部紊乱伴发眩晕或头晕称之为“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1〕,此后该名词使用至今,但尚欠明确。本文指由颈椎病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排除
非颈源性眩晕)的病症。颈性眩晕临床颇为常见,各家疗法繁多,其中,以旋转复位手法为主的手法治疗被广泛重视及采用,并予以较高评价〔2〕。但颈部旋转复位手法的有关实验及基础研究不多,其临床应用存有许多争议,有些学者甚至抱疑虑态度〔3〕,主要是针对其安全性及治疗作用。
  本研究采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 检测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与健康者作比较,了解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流速的特点,在实施旋转复位手法使头颈受极度旋转时,以及接受以旋转复位为主的手法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规律,旨在为旋转复位手法的安全操作及治疗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满足下列条件的门诊颈性眩晕病人50例(眩晕组):①以眩晕为主要症状;②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4〕; ③有颈椎棘突偏歪征(触诊有偏歪、局部隆凸、胀厚及压痛,并经X线片证实);④排除非颈源性眩晕。其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28~65岁,平均48岁。病程15天~20余年,平均病程46个月。另选符合以下条件的健康人25例(对照组):①在近1年内没有眩晕头痛等症状;②没有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③性别及年龄与眩晕组匹配。其中,男7例,女18例,年龄28~64岁,平均47岁。两组性别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采用德国DWL公司DOP-X型双通道彩色TCD脑血流图仪,通过枕窗,取样深度为62cm~70cm,对眩晕组50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进行常规和转颈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检测。取平均峰流速(Vm)及脉动指数(PI)作为研究指标。常规检测时患者取坐位,头部轻微前屈(前额靠于检测台垫上使颈部放松),在此体位测毕有关指标后嘱患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前屈并向一侧尽量旋转至极限(角度约60°~80°),模拟施行旋转复位手法时头颈部所处的角度及位置,按同法分别测出两侧转颈后的相应指标。
  完成TCD检测后,自50例颈性眩晕患者中随机抽出25例,其中,男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岁。棘突偏歪情况(按棘突偏歪数计):C2棘突偏歪21例,C5、C6棘突偏歪16例,其他棘突偏歪3例。针对棘突偏歪施行旋转复位手法,方法如下: 患者端坐矮凳上,全身放松,术者站于其后。以棘突偏向左侧为例,术者用右手拇指扶按棘突之左旁,控制患者将头颈前屈(前屈角度以偏歪棘突节段不同而异),再俯身用胸部压住患者头部,使其保持于此角度。术者左手屈肘,用肘弯勾托患者下颏部,用前臂及手抱住患者头面部,即将患者头部用胸部、肘弯、前臂及手抱挟,以便协调控制头部,使之在保持一定前屈角度下作上提旋转活动,当左转至最大限度时,术者再用一巧劲,使患者头部继续向左上方超限转动,同时用右手拇指向对侧推拨C2棘突,即可感到颈椎被推动和发出的响声,再将头颈部复回中立位,检查复位效果,若复位不完全,可再用手法纠正复位。棘突向右偏时,操作方法同上,方向相反。复位前后配合局部软组织按摩放松手法。每周复查一次,如发现错位以同法复位并放松,6周后复查TCD。治疗期间,患者不使用有关治疗眩晕或影响血管活性的药物。检测结果采用SPSS6.0统计软件做T检验。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伸肘位手法复位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312例分
    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治疗跟
    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
    切开与闭合复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
    外侧小切口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
    闭合复位重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下骨
    闭合复位改良梅花针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
    杠杆挤压式复位法急诊治疗跟骨骨折36例
    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治疗跟
    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