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关键词】  骨折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2%,其中约75%为关节内骨折,致残率在20%以上。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保守治疗难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常发生骨折畸形愈合。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虽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术后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软组织并发症。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小切口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治疗32 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跟骨关节内骨折32 例,男19 例,女13 例;年龄18~50 岁,平均34.6 岁。右侧23 例,左侧9 例。高处坠落伤27 例,车祸伤5 例。根据Sanders分型[1,2],Ⅱ型21 例(ⅡA型5 例,ⅡB型13 例,ⅡC型3 例),Ⅲ型11 例(ⅢAB型3 例,ⅢAC型5 例,ⅢBC型3 例)。损伤至手术时间为3~7 d,平均3.5 d。术前均摄双侧足正侧位X线片,术前所有患者均在X线上测量B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克氏针选择:用2枚直径为1.5 mm的AO克氏针固定21 例;加1枚空心螺钉固定8 例;加用2枚直径为2.5 mm的AO空心螺钉固定3 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使用气囊止血带,不用电刀。单足采用健侧卧位,双足取俯卧位。取足跟外侧入路,以距下关节为中心,水平切口约4 cm,位于足底与足背皮肤之间。全层切开皮肤、皮下,显露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辨清骨折线及移位塌陷部分。以骨膜剥离器自骨折线进入推拨撬顶复位塌陷的关节面,辅以克氏针撬拨纠正Bhler角、Gissane角及外翻畸形,同时侧方挤压纠正跟骨增宽或侧方凸起。C型臂X线机监视下克氏针固定。经皮肤穿入克氏针、螺钉固定,尽量平行靠近关节面并把持有力,复位后形成空腔大于3 cm3者选取异体骨块填充支撑,伤口放置皮片,全层缝合,弹力绷带包扎。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抬高,选用抗生素5~7 d,24~48 h拨除引流皮片。24 h后鼓励患者足趾及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16~19 d拆线,8~10周部分负重,应根据复查X线片情况定。12~15周练习行走。

    2  结    果

    术后1周内摄片复查,术后3个月下地行走时,有9 例患足不同程度肿胀及穿鞋不适,2~3周后好转。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4个月,平均12.5个月。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评分系统[1]评价术后功能,其评分为82~100 分,平均92.5 分。其中,优(90~100) 分21 例,良(75~89) 分3 例。21 例SandersⅡ型骨折中优17 例,良4 例;11 例Sanders Ⅲ型骨折中优5 例,良6 例。所有获得随访患者无一例发生明显的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足的外形良好,能够穿正常鞋,无明显跛行。21 例足跟正常负重,无行走痛,术后一般需要用外固定6~8周。术后48 h开始进行足趾和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6~8周后前足部分负重行走,10~12周骨折愈合后完全负重行走。

    3  讨    论

    3.1  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肺部疾病30例体会
    ZT胶关闭手术切口46例分析
    小横切口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外环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8例
    腹部切口裂开的防治分析
    小切口切除面部皮脂腺囊肿
    微切口技术治疗先天肌性斜颈
    粘膜骨膜双减张切口隆颌术
    改良筋膜横切口保留腹壁浅静脉的临床意
    改良小切口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治疗跟
    腰部皮下组织缝合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
    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20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