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现中医、弘扬中医的机遇。但就中医现状而言,中医要走向世

界,就必须科学、客观地回答“中医有效性”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命题,也就是要建立一个突出中医特色、适合中医自身发展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但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由于受历史原因、临床研究本身的特点的影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和克服。如中医证候诊断的标准化是科学、客观评价中医临床疗效的前提之一,但中医证候诊断的标准化还有待于建立;现代医学重视总体评价,强调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对照研究,而传统中医注重个体评价;现代科研强调的是分析还原论、要素本质研究,但中医学强调的是整体观念;现代临床科研设计方案要求严谨性,而中医理论本身具有模糊性;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还难以量化和客观化,缺乏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等,这些均造成了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的难度。
    展望未来,首先要清楚建立中医干预措施有效性科学假说和应用科学方法检验假说是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不可分割的两个关键步骤。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充分重视和把握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特点与优势是建立中医药干预措施有效性科学假说的前提;而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等现代临床科研方法的应用,认真实施随机对照试验则是检验假说的过程。
    其次,要有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路,从西医疗效不佳而中医疗效确切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切入,建立证候标准。合理借鉴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收集整理有关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究资料,建立中医药治疗性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性分析信息库,及系统评价所依托的协作网络组织,对其中高质量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进行临床疗效回顾性总结。建立生命质量的评价标准,合理选择结局指标,建立疗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规范操作,加强质量监控,由临床、科研、统计、评价等人员密切合作完成。从有效性、安全性、卫生经济学、伦理学等方面综合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提高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客观性,最大限度地展现中医药疗效优势;促进中医医院的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整体上提高中医临床科研的质量与水平;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促进中医学术交流。相信未来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会共同发展,并融合成一体,成为一门综合医学。
    [参考文献]
    1  Levin JS, Glass TA, Kushi LH, et al.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research on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A methodological manifesto. NIH Offic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J]. Med Care, 1997, 35(11): 10791094.
    2  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医疗效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2002, 4(2):1214.
    3  赖世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若干关键环节的思考[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19(4): 245250.
    4  刘凤斌, 赵  利. 建立中医疗效测评量表体系研究的设想[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1): 164165.
    5  郭新峰, 赖世隆, 梁伟雄.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结局指标的选择与应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19(4): 251255.
    6Fleming TR, DeMets DL. Surrogate end points in clinical trials: are we being mislead?[J]. Ann Intern Med, 1996, 125(7): 605613.
    7  赖世隆, 胡镜清, 郭新峰.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临床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17(1): 18.
    8  宋  军, 陈可冀.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若干问题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23(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胰腺癌组织微卫星DNA不稳定与肿瘤临床
    带磁头双J导管的临床应用
    功能独立测量的临床运用分析
    伤科外敷方制备及临床应用
    妇炎消灌肠液制备及临床应用
    葛洪的美学思想及对中医美容学的贡献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多普勒波形的临床分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临床
    用全自动电动麻醉机进行低流量麻醉的临
    面向新世纪临床医师培养的思考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全国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