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顿服米索前列醇减少妊高征产后早期出血效果观察

周文 邹先菊

  摘要 为探索减少妊高征患者产后早期出血的有效方法,对38例临产时诊断为妊高征,血压18~24/13 kPa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600 μg于胎头着冠、宫缩间歇时口服。并与随机抽查存档病历中与上述条件相同,在胎儿娩出后采用催产素20 U宫体注射的50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产后2~24 h出血量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采用米索前列醇对减少妊高征的产妇产后早期出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适用基层医院。但必须严格掌握给药时机。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妊高征 产后出血

  Key words misoprostol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产后出血是我国围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1]。而妊高征的产妇由于疾病因素致使某些止血药应用受限。故我们采用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600 μg 1次口服(顿服),对减少妊高征产妇产后早期出血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用药组:1998年8~12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包括阴道手术助产)38例,年龄22~29岁,孕周37~42+3周,临产后血压18~24/13 kPa,自愿服药者;对照组:1997年11月至1998年5月住院的50例(病历资料),符合上述条件,在胎儿娩出即用催产素20 U。两组比较(年龄、孕周、临产时血压)差异无显著性(t=0.68,P>0.05),有可比性。
1.2 药品 
  米索为英国西尔公司制造,每片200 μg;催产素为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制造,每支10 U。
1.3 方法 
  用药组:行会阴侧切胎头着冠后于宫缩间歇期,由助手取温开水及600 μg米索协助产妇顿服。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催产素20 U。
  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第三产程时间;②测量两组产后2 h,2~24 h出血量,统一采用称重法。即胎儿娩出,羊水排尽后,立即将无菌聚血器及灭菌纸浆垫(重量为100 g,该垫底为塑料,表面为吸湿性强的纸浆)置于产妇臀下,收集产后2 h内的出血量(减去胎粪及纱布、纸浆垫的重量)。另用2块同样纸浆垫及消毒卫生纸(已称重)收集产后2~24 h的出血量。嘱产妇将2~24 h换下的草纸放入塑料袋内适时称重(减去原草纸、垫的重量)即为2~24 h出血量。以上出血量均按1.05 g≈1 ml换算。③测量服药组服药后2 h内(30 min测1次,共测4次)血压、呼吸、脉搏,并记录服药后出现的异常表现(如恶心、呕吐、体温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 (±s)


组别 例数 第三产程时间
(min) 产后出血量(ml)
2 h ~24 h
用药组
对照组 38
50  7.6±3.4
11.9±3.7 148.6±66.2
247.5±68.5 132.6±69.7
198.5±61.7
t
P   5.53
<0.01 6.82
<0.01 4.71
<0.01

  用药组产后早期出血(产后24 h出血量≥500 ml者,诊断为产后出血)1例(2.63%),为产钳助产致软产道裂伤出血;对照组产后早期出血4例(8.00%)。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
2.2 生命体征变化
  用药组服用米索后,产妇2 h内4次血压平均下降了2.5/1.3 kPa,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
2.3 不良反应
  用药组有2例出现恶心,1例有轻度呕吐,1例出现体温升高(38.5℃),2 h后恢复正常。对照组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米索为合成的前列腺E1(PGE1)的衍生物。近年来发现它同体内分泌的前列腺素一样能引起子宫肌肉紧张及收缩[2]。最大的特点为口服吸收迅速、见效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
    吴梅 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瘢痕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1 14周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1 14周
    米索前列醇致宫缩过强子宫破裂一例
    论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钳刮术疗效观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钳刮术中的应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4 23周妊
    口服米索前列醇片致敏1例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49例的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用于晚期妊娠促宫颈
    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12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