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白豆蔻混淆品及掺伪品鉴别

余家奇 蹇洪军 刘绍俊

  白豆蔻始载于《开宝本草》,又名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具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健脾)消食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吐,胸腹胀满,食积不消。此外,还广泛用于饮食行业、制药工业、化学工业;加之产量逐年下降,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白豆蔻价格一涨再涨,这为不法的投机药商提供了掺假、制假、贩假的可乘之机,市场上掺假、贩假现象十分严重。现将笔者在近几年的鉴定工作中收集的白豆蔻的混淆品、掺伪品鉴别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1 正品白豆蔻性状特征
  原白豆蔻呈类球形,直径1.2~1.8 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两端均具有浅棕色绒毛,果皮体轻,质脆,易纵向裂开,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10粒,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背面略隆起,直径3~4 mm,表面暗棕色,有皱纹,并被有残留的假种皮。气芳香,味辛辣略似樟脑。
  印尼白豆蔻个略小,表面黄白色,有的微显紫棕色,果皮较薄,种子瘪,气味较弱。
  白豆蔻以个大、饱满、果皮薄而完整、气味浓者为佳。

2 混淆品的性状特征
  混淆品呈长卵圆形,两端类具三钝棱,长1~1.5 cm,宽约1 cm。表面乳白色或淡黄色,有细密的纵纹。种子小而多干瘪,气香而浊。该品种为产于印度及斯里兰卡的小豆蔻Elettaria cardamomum(L.)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实。

3 掺伪品性状特征及理化鉴别
3.1 掺芒硝者的性状特征及理化鉴别
3.1.1 掺芒硝者的性状特征:外观形状与正品极相似,当将果实纵向撕裂发现空穴处有大小不等的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白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结晶体,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在80℃左右加温变成白色或类白色粉末,且体积变大,质量变轻,味极咸,初步判定为含结晶水的盐类。
3.1.2 理化鉴别:取本品5 g,加蒸馏水20 ml在室温下浸泡1 h,并不断搅拌,过滤,滤液作供试液。
3.1.2.1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蘸取供试液,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证明是含有Na+的盐)。
3.1.2.2 取供试液5 ml,加入BaCl2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证明是含有SO42-的盐)。
  由此可以判定为芒硝掺伪品。
3.2 掺石膏者的性状特征及理化鉴别
3.2.1 掺伪品的性状特征:外观形状、大小与正品极相似,表面偶有石膏痕迹,捏之顶手,质量为正品的5倍左右,当将其纵向撕裂,其空穴均被石膏的不规则团块填充,质硬,击之易碎,断面无光泽,无臭,香气弱。
3.2.2 理化鉴别:取本品5 g,加蒸馏水20 ml在室温下浸泡1 h,并不断搅拌,过滤,滤液作供试液。
3.2.2.1 取供试液5 ml,加甲基红指示剂2滴,用氨水试液中和,再滴加盐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不溶于醋酸,而溶于盐酸(为含Ca2+盐类)。
3.2.2.2 取供试液5 ml,加入BaCl2试液2滴,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为含SO42-盐类)。
  由此可以判定为熟石膏掺伪品。
3.3 掺明矾者的性状特征及理化鉴别
3.3.1 掺伪品的性状特征:外观形态及大小与正品无区别,药物香气较弱,口尝之有涩味,当将其纵向撕裂,发现其空穴处有白色的涩味粉未,易被误认为是假种皮脱落,当用水淘洗后,无涩味。
3.3.2 理化鉴别:取掺伪品5 g,加蒸馏水20 ml在室温下浸泡1 h,并不断搅拌,过滤,滤液作供试液。
3.3.2.1 取供试液5 ml,加入NaOH试液2滴,即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分离,沉淀能在过量的NaOH中溶解(证明有Al3+存在)。
3.3.2.2 取供试液5 ml,加入BaCl2试液2~3滴,立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证明有SO42-存在)。
3.3.2.3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液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呈紫色;但若有少许钠盐存在时,则须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豆蔻酰佛波醇乙酯与 
    血管生成抑制剂Canstatin联合豆蔻提取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