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骶骨脊索瘤靶血管栓塞手术治疗及并发症分析

发来我院。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行DSA下靶血管栓塞,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在腹主动脉分叉处近端做造影,了解肿瘤供血动脉,然后分别插入两侧髂内动脉造影,以明确肿瘤部位、范围、供血动脉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明胶海绵碎粒和细条作为栓塞剂,将双侧髂内动脉和骶正中动脉以及其他的肿瘤供血动脉栓塞。为确保栓塞效果,先栓塞肿瘤区内血管,再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主干,使整个肿瘤从瘤内微小血管到供血主干血管全部栓塞,然后在腹主动脉交叉处近端再做造影,以确定肿瘤供血血管全部栓塞为止。肿瘤血管栓塞后1~3 d内手术(平均1.2 d),术前清洁灌肠,留置肛管及尿管,全麻后俯卧位,骶尾部后方“工”型切口。肿瘤的背侧,骶尾和两侧方采用广泛切除或边缘切除,肿瘤腹侧在骶前筋膜前通过间隙进行钝性分离,把直肠等脏器推向前方,摸到肛管有助于确认直肠。可以通过切除部分髂骨来暴露前面,在保证肿瘤完全切除的情况下,尽可能保留神经根。术中将硬脊膜双重结扎防止脑脊液漏,并用碘伏及生理盐水冲洗,无菌蒸馏水浸泡术野,空腔内放置2根负压引流管。肿瘤的上界若位于S3及S3以下采用边缘切除或广泛切除,若位于S3以上则采用囊内刮除法。其中有3 例采用椎弓根系统加异体骨或人工骨进行骨盆重建。

    2  结    果

    本组22 例患者肿瘤均完全切除,无术中休克或死亡病例。其中行囊内切除10 例,边缘切除4 例,扩大切除8 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 206 mL,出血量大于3 000 mL 2 例,术中平均输血量1 000 mL。9 例出现伤口并发症,伤口感染1 例,皮缘坏死5 例,切口延迟愈合3 例,经局部换药后均完全愈合,有1 例转移皮瓣覆盖。22 例患者随访9~80个月,平均36个月。10 例获5年以上随访,1 例死亡,局部复发9 例,均再次手术完全切除,无远处转移病例。9 例出现小便功能改变,8 例出现大便功能障碍,术前大小便功能障碍除外。4 例性功能改变。3 例骨盆重建患者术后均能正常行走,但都出现伤口并发症,其中有1 例因感染而被迫取出内固定。

    3  讨    论

    骶骨脊索瘤对放疗及化疗不敏感,目前最佳治疗为手术彻底切除[2]。但骶骨解剖复杂,与盆腔重要脏器血管神经毗邻,周围血供丰富及肿瘤巨大,手术有显露困难、出血多、易损伤脏器和神经血管、肿瘤不易完整切除、破坏腰椎骨盆稳定性的特点。因此如何控制术中出血,如何减少术中骶神经切除后产生的膀胱、直肠、性功能影响以及术后腰椎—骨盆稳定性重建、伤口并发症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

    3.1  术中出血  减少术中出血是手术治疗的首要问题。Simpson等[3]报告12 例骶骨肿瘤切除术,术中结扎了髂内动脉,平均失血量达7 000 mL(2 000~20 000 mL),其中1 例术后因大量出血而死亡;Hulen等[4]报道对16 例骶骨脊索瘤患者前后联合入路行肿瘤切除术,术中平均失血量5 000 mL(1 500~8 000 mL)。术中出血多主要由于以下解剖因素:a)骶骨及其周围的血供非常丰富,主要来自于双侧髂内动脉,骶正中动脉及其与腹主动脉、髂外动脉的侧支循环,并且其间有广泛的吻合支。骶骨局部区域动脉吻合网包括骶前吻合网、骶后吻合网及骶管吻合网。三者之间通过骶外侧动脉背侧支在骶骨内部前后交通。手术中结扎髂内动脉,创面出血减少,但仍有这些丰富的侧支循环。b)肿瘤内的血管大量增生、增粗,手术时出血量大。c)肿瘤部位与大血管近,损伤后出血速度快。d)髂总静脉或髂内静脉以及骶前静脉丛可因肿瘤压迫而充血,操作中很容易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Jackson骶骨棒内固定技术的解剖学研究
    骶骨带治疗产后骶髂关节功能障碍三例
    骶骨脊索瘤靶血管栓塞手术治疗及并发症
    骶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
    双侧圆韧带交叉悬吊双侧子宫骶骨韧带治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