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CT引导的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

~7.8°,平均5.9°。L5S1间隙穿刺点距中线的距离最小6.3cm,最大8.2cm,平均7.6cm,进针角度40°~59°,穿刺针尾向头侧倾斜10.6°~14°,平均12.3°。摘除髓核组织L4,5间隙最少3.2g,最多5.2g,平均4.1g;L5S1间隙最少2g,最多4.5g,平均3.25g。随访2~8个月,平均6个月。根据Macnab改良分级进行术后评定:优22例,良7例,差3例。评级差中2例,术后40天因症状不缓解行开放手术,术中证实为脱出嵌顿型,另1例,术后半年行开放手术,术中证实突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粘连。本组优良率为90.6%。我院377例“C”型臂X线透视引导的手术,其优良率为82.2%[1]。两者比较,详见表1。

表1 “C”型臂X线透视引导和CT
引导手术资料对比


对比项 X线透视引导 CT引导
切除1个椎间盘手术用时(h) 2~3.5 1~1.5
手术中穿刺调整次数 2~5 1~2
双侧穿刺是否对称 对称 不对称
每间隙平均切取量(g)L4,5 2.3 4.1
          L5S1 2.15 3.25
切取大块椎间盘组织比率(%) 10 40
随访结果     优(%) 61.2 76.0
         良(%) 21.0 14.6
总优良率(%) 82.2 90.6


手术方法
  使用SomatomCR型CT机(德国,SIMENS)。手术器械使用椎间关节镜腰椎间盘摘除系统(美国,Dynics)。患者俯卧于铺有自制床垫的CT机架上,床垫、机架、机房常规消毒,皮肤常规消毒铺巾。首先进行常规扫描,确定椎间盘突出间隙,病变间隙扫描3~4层,以突出最明显的部位作为穿刺平面。在CT监视屏上测量穿刺点距靶心,穿刺点距正中线的距离和角度(图1)。认定检查床、机架高度,打开定位灯,在灯光标线上精确标示出穿刺点。CT床调至手术操作高度,手术局部行浸润麻醉,由所确定的穿刺点进针,确定髓核中心作靶心,将光标经“三角工作区”,沿关节突外侧缘做直线移动,投影于皮肤一点,作为穿刺点,在CT监视屏上测出穿刺角度和距正中线的距离。沿此路径穿刺,穿刺针即可到达靶心。再次进行扫描,观察穿刺针在冠状面(图2)、矢状面预定计测,开始置管、开窗、切取髓核组织,刨削冲洗(图3),横断面(图4)的位置,其三维图像显示符合完成手术,术后扫描(图5)。

         
   图1 CT监视屏上测量穿刺点距后中线  图2 穿刺针进入椎间盘后CT扫描冠状面图像
       的距离和穿刺进针角度

          
 图3 穿刺针进入椎间盘后CT扫描矢状面图像 图4 穿刺针进入椎间盘后CT扫描横断面图像


图5 椎间盘切除后CT扫描图像

  应强调患者从扫描开始至手术结束,躯体需保持不动,否则扫描层面将发生改变,需重新扫描。

讨论

  “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的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已为众多作者肯定。随着CT的普及和发展,CT引导下的检查和治疗范围不断扩大[2]。Kelly(1980年)将CT用于开颅的立体定向显微激光切除深部肿瘤手术,从而建立了计算机监视系统,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在CT引导下施行手术32例,体会该手术有下列特点。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引导性骨再生模型中皮质骨哈弗系统再建
    去除外骨膜对引导性骨再生模型成骨过程
    腔隙性脑梗塞的CT TCD与临床分析
    应用SPECT观察激素对股骨头血流动力学
    BacT ALERT 3D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系
    PET CT检查中患者不良心理调查及干预方
    阑尾炎的螺旋CT诊断
    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作用
    电子束CT与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
    无症状健康青年人群腰椎椎间盘的CT检查
    关节镜引导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
    自制简易气管引导器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
    CT显示混杂密度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治疗体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