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非放射性标记物BrdU研究进展

#e#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 ,BrdU)是DNA前体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通过竞争掺入S期细胞单链


  DNA核苷酸序列替代胸腺嘧啶。BrdU与胸腺嘧啶竞争掺入的强度可能与细胞增殖异常有关,如肝癌细胞约11.6%的胸腺嘧啶被替代,而正常肝细胞仅有1.1%[1]。既往在分子遗传学等研究中常采用同位素标记,但有放射污染,技术难度大,实验周期长等缺点。近年来非放射性标记物的研究发展迅速,然而其敏感性多数不及同位素,使实验应用受限。自82年Gratzer制备出抗BrdU单抗及标记检测技术不断改良提高,应用BrdU标记的敏感性已与氘胸腺嘧啶核苷(3H-TdR)相似[2,3]。目前认为BrdU是最有希望取代同位素的非放射性标记物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BrdU研究概况,重点介绍标记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


   一、标记技术:


  1、剂量和途径:


  BrdU可用于体内或体外标记,体内标记时,实验鼠按体重60mg-200mg/kg于鼠腹膜下注射[4,5],狗按体重100mg/kg静脉注射[6],人体以表面积150μg/m2用量,取标本前8.25-10h静脉注射[7],免疫组化检测。BrdU经静脉给药一般无副作用,偶有报道过量可致细胞突变。体外标记的研究广泛而深入,通常将保存在培养液中的新鲜组织剪啐至1-2mm3大小,离心去除了上清液后,加入100μg/mlBrdU,或新鲜组织在 0.3mg/ml浓度的BrdU中37摄氏度1小时,然后固定包埋[8],细胞标记在RPMI1640-10培养液中进行,细胞数低于1×106/ml,加入20μl的BrdU孵育 20[9]。


  2、标本处理:


  适当的标本处理对BrdU染色强度至关重要。Meyer对450例乳腺癌组织体外标记总结出3点经验:(1)切组织块<1mm厚;(2)固定前组织有代谢活力;(3)封闭脱氧胸腺核苷合成酶[2],因此酶能使脱氧尿苷转变成脱氧胸苷,从而阻止内源性脱氧胸苷与BrdU竞争掺入DNA。Xiang最近回顾大量文献。广泛讨论固定包埋方法后,制备狗胫骨骨折模型,设3组对照研究,结果证明70%乙醇固定,epon包埋未脱钙狗骨组织的BrdU染色效果最好[6]。Swales和Smith用BrdU单抗在超微水平研究昆虫血脑屏障,重点探讨标记过程对细胞超微结构特征的影响。作者比较4种固定后得出如下结论:(1)单用多聚甲醛固定可获得良好的标记效果,但细胞结构易损伤,可加入单节显性戊二醛(minomeric glut-aldehyde)联合固定;(2)等渗缓冲液加蔗糖磷酸/盐酸缓血酸胺缓冲剂或PBS对保持细胞结构有较好效果;(3)用脱氧胆酸处理可增加标记,促进抗体联接,该项研究清晰显示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结果器[10]。也有人建议如准备蛋白酶消化时,可用甲醛固定,而不用Carnoy或乙醇。


  3、DNA变性


  BrdU掺入单链DNA碱基序列须经酸、碱、酶或加热等打开DNA双螺旋结构中的氢键,离子键和碱基推积力使DNA双链分离单链。DNA变性方式及程度直接影响标记效果,Williamson等回顾123份关于结直肠癌的报告,发现用酸变性约占80%,作者在0.05-3.00MHCL间设9个浓度比较分析,对每种浓度作用的组织切片分别数5×103个细胞,结果冰冻切片<0.01M hCL浓度变性后标记指数最高。低浓度酸产生高LI的原因可能DNA双链失稳态,组胺蛋白离解产生易使抗原掺入的SSSNA片段,另有人提出用低浓度酸从DNA离解出组胺蛋白后加热变性,可避免组胺产生稳定DNA低抗热变性的作用。消除组胺可降低原位DNA的熔解温度阈,酸预处理使染色质核小体结构几乎全部破坏,从而使DNA解螺旋更广泛[11]。坚持热变性者认为加热较酸对BrdU掺入能提供更多结合部位。此外,变性和单抗孵育须严格衔接,如变性后BU20a单抗孵育延误1小时,BrdU阳性细胞核标记数便从6.6%降至1.4%[7],说明影响LI的因素复杂,加单抗前仔细研究变性技术及干扰因素,从而获得BrdU标记应有的高LI是必要的。另外采作BrdU标记核酸分子可能对DNA变性有特殊要求,需进一步探索。


  4、标记染色:


  如何延长BrdU作用时间以标记新进入S期的细胞。使增殖缓慢的细胞标记率提高,是另一个重要问题,早年有人用恒定套管装置和非生物降解弹丸对大鼠研究,但结果重复性差。近来Maysinger研制一种具有很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的放射学观察与
    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子宫颈癌放射治疗512例临床报告
    浅层X线放射治疗巨大型尖锐湿疣疗效观
    短小芽胞杆菌E601抗电离辐射性的研究
    浅层X线放射治疗巨大型尖锐湿疣疗效观
    放射治疗后未予控制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
    手术中放射治疗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
    放射免疫显像在恶性滋养细胞疾病诊断中
    药物与脾脏放射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多巴胺转运蛋白125I 
    放射性肺炎
    浅层X线放射治疗巨大型尖锐湿疣疗效观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