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18例临床分析

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ELISA法)均为阳性。血红蛋白<90~60g/L者15例, 血沉增快9例, 肝功能异常8例, 尿常规蛋白(++)6例。 血生化:低Na+及低K+13例。血涂片:疟原虫均为阴性。脑脊液(CSF)检查:压力均升高, 其中1.96~3.29kPa 13例, >3.29kPa 5例;白细胞均升高, 平均为218.37×106/L, 蛋白含量轻度升高4例, 糖定量减低6例。印度墨汁染色查见新型隐球菌14例(14/18, 77.8%);隐球菌多糖荚膜抗原(ELISA法)阳性17例(17/18, 94.4%);培养均生长新型隐球菌。
1.4 治疗与预后 本组18例于入院过程中, 曾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 以2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滴, 每日1次。部分病人联用地塞米松10mg/d静滴, 并配以对症处理。本组18例中, 死亡15例, 病死率为83.3%。另3例分别于住院后第5、7及11d放弃治疗, 自动出院。
1.5 漏诊与误诊 本组18例患者发病到入院时间7~35d, 平均18.5d。入院诊断均为恶性疟疾脑型, 误诊率为100%。18例均首先给予抗疟药、抗生素及退热止痛药处理, 后经CSF检查证实合并隐球菌脑膜炎, 方才改为抗真菌治疗。18例患者自发病到接受抗真菌治疗时间21.5~44d, 平均27.5d。

2 讨论
  HIV/AIDS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存在严重缺陷, T淋巴细胞中起辅助诱导功能的CD4+进行性减少, CD4+减少的程度与各种机会性感染成正比, 当CD4+<100/mm3时, 新型隐球菌、巨细胞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及刚地弓形虫等机会性感染病菌便会乘虚而入[2]。新型隐球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与鸽粪中, 偶见于水果、 蔬菜及日用品中[3]。干燥无荚膜的隐球菌随灰尘一起被人吸入呼吸道后, 在人体内很快形成荚膜并具备较强致病力, 并由肺部经血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隐球菌易侵犯CNS的原因可能是CSF中缺乏抗体和补体系统以及其中的多巴胺有利于隐球菌生长[4]。Powdely等人报道在美国、 西欧和澳洲, HIV感染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约6%~10%, 而在非洲地区则高达15%~30%[4]。本文资料83例AIDS中有18例合并隐球菌脑膜炎(21.7%)。另有学者指出, 被隐球菌感染的患者中, 有72%~90%的病例将发展为脑膜炎[6]。赤道几内亚是被联合国确立的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居民生活与卫生条件、营养状况及居住环境均极差, 缺医少药十分突出, 一旦感染上艾滋病后, 患者身体便迅速衰竭, 因而极易招致隐球菌等致命性机会病菌的感染。
  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发热、 头痛、 视物模糊、 神志改变及颈项强直。但仅从症状与体征而言, 极易同脑型疟疾相混淆, 赤道几内亚亦是疟疾的重灾区。本组18例患者入院时的诊断均为脑型疟疾, 误诊率达100%。说明临床医生对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认识不足, 警惕性不高。
  未经及时正确治疗的隐球菌感染者, 均将在短期内死亡[7]。目前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药物主要为两性霉素B、5氟尿嘧啶(5-FU)及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对HIV或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 多数学者主张在治疗的起始阶段, 两性霉素B的剂量为≥0.7mg/(kg*d), 并认为联用5-FU或咪唑类抗真菌药可获较佳疗效[8]。经治疗后的隐球脑膜炎, 病死率为25%~30%。存活者的复发率为20%~30%, 40%可留有后遗症[6]。本组18例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 发病到接受抗真菌治疗的时间平均为27.5d, 且用药量偏小单一, 难以达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效果。此外, 半数以上的患者伴有呕吐腹泻, 水盐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严重失调, 在治疗上亦未能很好的兼顾有效地支持与对症疗法, 故本组病例的病死率高达83.3%。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151例艾滋病患者淋巴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
    我国某县血液筛选后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残
    广西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调查
    云南省瑞丽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自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
    艾滋病合并肝功能损害病人的护理
    坚持使用避孕套情况下的夫妻间艾滋病病
    部分国产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临床应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性血友
    改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机
    艾滋病肺部合并症六例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率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