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观察

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3组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的变化:3组治疗前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减小(P<0.05),而联合治疗组在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显著减小(P<0.01,治疗后颈动脉斑块IMT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治疗后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  3组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的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组间比较#P<0.05

    2.2  血脂变化:三组患者血脂变化的比较,见表2。表2  3组患者血脂变化的比较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组间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组2例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再次复查正常;3例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消化道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致密的结缔组织纤维帽和覆盖于其下的脂质核心和坏死碎片组成,而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引起脑梗死等严重神经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1]。斑块的不稳定性取决于斑块的组成结构而不是大小。影响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内因主要是纤维帽厚度,偏心脂质核心的大小和坚固性,此外,斑块内有无出血,斑块表面是否规则,有无溃疡及溃疡深度以及斑块的增长速度均是影响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阿托伐他汀是新一代的HMG_CoA还原酶抑制剂,有较强降脂作用,能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通过受体途径促进肝脏对循环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和LDL_C的摄取升高HDL_C[2]。阿托伐他汀还可能通过减少血中LDL水平缩小斑块内脂核减少斑块表面张力增加内皮细胞稳固斑块纤维帽最大限度地稳定斑块并使其退缩[3]。

    近年来随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_density Lipoprotein, ox_LDL)参与As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认识的加深,国内外学者已经将抗氧化剂用于抗As的治疗,其中普罗布考具有强大的抗As作用,其机制不仅在于其有抗氧化作用,更重要的是其具有调脂、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等多方面的作用。普罗布考降TC和LDL_C的作用在各种动物实验模型和临床实验中均得到了证实,Sawayama等[4]在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福冈As临床试验研究(Fukuoka Atherosclerosis Trial, FrT)中发现, 普罗布考使LDL_C下降29%,显著降低颈动脉IMT,同时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同时Tadateru T等[5]研究发现,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他汀类药物与抗脂质氧化剂普罗布考联用,能明显的缩小斑块体积,更有效的稳定斑块。

    本文显示,联合治疗组与治疗组相比较,在治疗6个月后TC、TG、LDL_C水平下降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两治疗组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但联合治疗组较治疗组消退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结果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较单用有更强的调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通常认为,稳定斑块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策略,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从多方位协同并加强了抗AS的作用,且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新的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刘芳龄,姚依群,田玉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普罗帕酮 莫雷西嗪 美西律的疗效和安全
    胺碘酮 普罗帕酮对QTc离散度的影响比较
    硫普罗宁预防食道癌放疗肺损伤49例临床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