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结核病耐药监测述略

验菌株对H、R、链霉素(S)和乙胺丁醇(E)的耐药性。耐药性用在临界药物浓度时的生长菌落的百分数来表示。用Loewenstein-Jensen培养基时的临界药物浓度:异烟肼:0.2μg/ml、利福平40 μg/ml、链霉素4 μg/ml、乙胺丁醇2 μg/ml。结果的判定按常用耐药性标准,即所有药物均为1%。

  5.耐药标准:比例法:含药培养基菌落数/对照管不含药培养基菌落数,>1%为耐药。H、R、E、S四药用同一标准。绝对浓度法:含药培养基菌落数≥20为耐药。

  四、耐药监测项目的实施

  WHO耐药性监测项目实施分为2个步骤,首先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按照标准方法抽样和选例,以获得有代表性的样本。之后,在当地参比实验室用标准化实验方法,进行结核分支杆菌的细菌学检查,主要是药物敏感性试验。每个国家或地区开展耐药监测项目之前,必须先由WHO耐药监测指导小组考察,认为条件具备后,指导小组负责统一抽样。由相应的跨国参比实验室对该国或地区的细菌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

  目前我国是以省为单位加入WHO结核病耐药监测项目。1995~1998年,河南、山东、浙江、广东、辽宁、湖北等省先后加入了该项目。加入该项目的省,建立省耐药监测领导组与技术指导组,制订实施方案。省参比实验室受WHO监测指导小组直接领导,并接受对本参比实验室业务人员、监测点(县、市)的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全面工作铺开前,通常先选择2个县进行预试验,随后各监测县同步开展工作。痰标本的收集、运送、保存等均须按WHO的指南进行。各监测县的痰标本直接送省结核病防治所参比室,作药敏试验等细菌学检查。

  WHO已经根据Epi-info编制了一个简单的软件,供输入和分析耐药性调查的数据。
软件名称是结核病耐药性监测(SDRTB),由WHO提供。

  五、评价考核指标

  对新登记菌阳病人耐药试验总病例数及不同类别耐药试验者(如:初始耐药率与获得性耐药率)作总体与分类统计。以完成耐药试验病人数为基数,计算各耐药指标所占百分率。

  1.主要统计、评价指标[3]:(1)S、H、R、E任一药的初始耐药率、获得性耐药率、总耐药率;(2)耐多药的初始耐药率、获得性耐药率、总耐药率;(3)其他抗结核药不同组合(三药、四药)的初始耐药率、获得性耐药率、总耐药率。

  2.进行耐药率评价时,可进一步对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病人进行耐药率考评分析。在实施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DOTS)管理下考评菌(涂)阳新病例抗结核化疗实施性研究的效果等。

  3.对本地区耐药监测作长期、定期考察,以评价耐药流行率的动态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施鸿生(101149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王苏民(101149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刘宇红(101149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张本(101149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参考文献

  1,Nunn P, felten M. Surveillance of resistance to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uberc Lung Dis, 1994, 75:163-167.

  2,WHO/IUATLD. Guidelines for surveillance of dug resistance in tuberculosis. Geneva:WHO,1996.216.

  3,WHO/IUATLD. Anti-tuberculosis drug resistance in the world. The WHO/IUATLD global project on anti- tuberculosis drugs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Geneva:WHO,1997.229.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BacT ALERT 3D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系
    5种狼毒大戟提取物对结核杆菌抗菌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医源性感染及其消毒方法
    粟粒性肺结核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福建省1998年肺结核病例发现与化疗管理
    住院肺结核病人耐药状况与疗效分析
    结核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类基因
    肺结核与肺癌并存43例临床分析
    结核病患者医院内细菌L型感染及预防
    E SLT ADA TB Ab IgG对老年结核性 癌性
    全自动荧光标记DNA测序法检测利福平耐
    E SLT ADA TB Ab IgG对老年结核性 癌性
    肾结石并发肾结核的诊断 附6例报告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