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窦房结改良的研究进展

示右心房激动顺序,再经股静脉插入大头电极从界嵴上部开始消融,逐渐下移,直至达到预期目标,消融导管尖端温度控制在55-70摄氏度,消融时间60-80sec。


  1994年Waspe等[12]首例报道了IST病人窦房结改良运动。在RFCA过程中,前4次放电只伴心率逐渐减慢,在第5次放电后才伴有P波形态及腔内心电图改变。病人一度出现交界性心律,但3h后又恢复了窦性心律。随访9个月疗效稳定,无其它并发病发生。


  Lee等于1995年报道了16例对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 IST病人RFCA治疗结果,4例进行了完全性窦房结消融,12例成功地进行了窦房结改良。最后9例采用了ICE辅助,成功病例心率减慢25%以上,Holter监测示最大心率及平均心率明显下降,使用ICE辅助者与单纯X线导引相比,由于定位准确,可减少放电次数(3.6±0.8gn10.4±2.1P<0.001),并且可减少X线暴露时间(33.0±9.5min与58.8±8.4min)术中1例出现了暂时性右侧膈肌试痹,另1例出现了暂时性上腔静脉综合征。2例进行完全性窦房结消融的患者植入了永久起搏器。12例改良成功者,随访7.1±1.7个月,有2例复发。


  1996年5月在西雅图召开了北美起搏与电生理年会上,Shinbane等[13]报告了28例窦房结改良的结果,他们将窦房结改良急性成功定义为“无自主神经阻断情况下,窦性周长(SCL max)延长10%以上”。成功率为75%(21/28)。他们指出要达到急性成功需使窦房结果最早激动点平均下移16mm,这与窦房结解剖生理特点相一致。Indiana大学的 mandrola等[14]指出,RFCA窦房结区域,不仅可以治疗IST,尚可治疗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但是消融SART较容易,只需要几次放电即可成功。而消融IST则需从上向下多次放电才能奏放。


  另外,有学者指出RFCA窦房结区域尚可治疗起源于窦房结内或其附近的房性心动过速[15-16]。


  综上可知,窦房结改良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及实用性,但它对窦房结功能的长期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近视眼患者角膜中央厚度和前房结构的分
    SD乳鼠窦房结细胞原代分散培养的光电镜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运动疗法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效果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