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正文  

浅谈优生的培养

作为一名从事在教育战线上十几年的化学工作者,深感大学易考,而“名牌”不易。每每与诸君谈起,均生难遇良才美质之憾,教不出“名牌”大学生。是这样的吗?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觉得事实不是这样的,这里面依然存在着如何对优生的培养问题。

第一、应拟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培优”工作计划

从高一开始,学校和老师就应拟定一个“培优”计划,这个计划要排除老师们一贯的思想,那就是把学生强分为“优”、“中”、“差”的等级学生,这样的划分不仅挫伤了“中”、“差”生的积极性,更是一开始就注定了高一的那些所谓的“优生”以后永远的失败。我认为这个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

1.学生的分班

我不赞成许多学校的分班做法,如:“火箭班”、“金桥班”、“金鹰班”等快慢班,这样的分法岂不又把学生分成了等级?更严重的是,这样的分法会对家长、学生、甚至是老师造成了一种误导,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不切实际的改变。慢班的尖子生到了快班都没有原来成绩好就是最好的例证。慢班的学生因为打上“差生”的标识固然造成终生心理自卑,而快班的学生由于心理压力或其它的原因亦常止步不前。应该按高一新生的中考成绩分成大致平行的班级,只是成绩拔尖的学生和“双差生”的比例作适当的安排而已。君不见,沙漠荒野难觅高大乔木,灌木丛中常藏参天大树。班级亦不宜安上特殊的称号,就按“一”“二”“三”……编排罢了。

2.教师的选择

教师的教学风格迥异,教学能力高低不同,教师间的配合默契亦有所不同,所以,从高一开始,班主任和授课教师的搭配组合就要认真考虑,尤其是班主任更应该选择德才兼备、威望素著的老师。太注重班平分,追求短期效应,无视学生全面发展的老师也许会被学校认为是栋梁之才,其实这类教师常常是优生的“杀手”。他们只知道一味的严格,大搞“题海”战术,根本不会懂得学科间的融洽配合,更不懂得优生的灵性培养。他们的学生只有越学越吃力,常常在最后造成意想不到的一些心理抵触。结果,由于教师的“死教”,他们就只会“死读”;由于教师的搭配不当,他们就会形成学科学习的“跛子”。可见,教师的选择多么重要。

3.优生苗子的选拔

不刻意对学生分等级不等于不可以选拔发现优生,苗子的选拔是对学生的一种机会和一种公平。选拔应该具有一种发展的慧眼;选拔是每一位老师的一种职责;选拔更是一项长期细致、严肃认真的工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进行考查,年级要在一定时期进行讨论汇总,最后得出优生苗子的名单。当然这份名单应该是动态的,在以后的过程中尚可以删补。有了这种选拔,苗子才会被发现,工作才会从被动转为主动,才会从无意识转为有意识,也才会有更长远的规划。

4.优生的“补差”

既然是苗子,她就需要施肥,她还需要茁壮成长;既然是培优,就要对这些优生进行诊断,她们也还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补差”。这项工作更要在年级统一进行,集体老师进行会诊,提出“补差”方案,以往那种把优生集中起来每晚进行“优生辅导”是简单而不可取的。因为老师的辅导是零乱而盲目的,老师辅导的授课和在班上的上课是重复的;另外,这些优生的时间会被侵占得太多。所以,“补差”更要详细探讨,是否可以从高一开始,每周开展奥赛辅导、课外活动辅导等。另外,优生的“补差”最重要是在学习习惯、心理健康方面的“补差”。有人说,学生是自己“学”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这句话有它的道理。特别是对于优生,只有他们具备了自学的能力,他们的成绩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而这一切会得力于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和非常健康的心理。聪明的学生都有个性,我们老师就应在早期对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谈中老年人美容整形的心理特征及手术
    浅谈三查七对以外的差错防范
    浅谈社区妇女更年期保健
    浅谈助产护士对临产妇女的心理干预
    推进优生促进工程 加强出生缺陷干预
    优生优育系列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正视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优生健康成长
    对 体育待优生 转化策略的思考
     优生 培养琐谈
    浅谈孕妇用药与优生
    学优生的心理剖析及教育对策
    皮尔逊的优生学理论和实践
    浅谈百日咳痉咳期的治疗体会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