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内经 因季节昼夜变化制宜理论的临床意义

》中记载了夏月三伏以辛温之白芥子捣烂外搽治宿痰冷哮的方法[2],这一方法已发展为“冬病夏治”法,主要用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证属阳气不足的病症。
《内经》中还记载了许多因四季寒温施以针刺的内容。《素问・诊要经终论》“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即四季经气所在部位不同,针刺也应有深浅之别。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就会出现“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等不良后果。《灵枢・四时气》、《灵枢・寒热病》具体论述了针刺应根据四时人体经气所在部位的不同而采取春夏浅刺,秋冬深刺,以使针刺“毋伐天和”。《素问・通评虚实论》还谈到“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提示在寒冷的季节进行针刺治疗,一定要注意病人的保暖以确保疗效。
    1.2.2  因季节变化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经典的养生原则,其原意为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通过情致与起居调摄,在春夏季保养肝、心以促进阳气的生、长,在秋、冬季保养肺、肾以促进阳气的收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具体论述了通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例如,在春季应早睡早起,舒畅情志,“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以顺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等。《素问・厥论》还有违背“秋冬养阴”原则,“秋冬夺于所用”,即在秋冬阳气偏衰的季节纵欲、过劳,以致寒厥的论述。目前也有研究表明,健康成年男性尿睾酮水平存在季节性变化,在冬季处于较低水平[3],提示在此季节如违背人体这一生理节律纵欲,有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
    2  因昼夜时辰变化制宜
    2.1  因昼夜时辰变化制宜的理论根据  在一日之中,昼夜的变化对人体阴阳盛衰、气血运行、脏腑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均有一定的影响。《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故人亦应之”。说明人体昼夜阴阳消长与自然界昼夜阴阳消长具有同样规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西而阳气已虚”,也说明了随着昼夜的更替,人体阴阳发生着周期性的消长变化。昼夜变化也影响着人体卫气的运行及寤

寐节律,例如,《灵枢・大惑论》说“夫卫气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受昼夜阴阳消长变化的影响,人体疾病的变化也会存在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不同,这是由于“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此外,还有病情变化与上述规律不相符的,则是由于疾病不受四时之气的影响,而由脏腑本身的病变单独地支配着病情变化。此类疾病,往往在受病内脏的五行属性被时日的五行属性克制时病情加重;而在受病内脏的五行属性克制时日的五行属性时,病情即减轻(《素问・脏气法时论》)。这些内容也为临床预防及控制病情恶化提供了参考。
    2.2  因昼夜变化制宜的具体应用
    2.2.1  因昼夜变化治疗  《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因昼夜时辰用药的内容:“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述及择时服用小金丹以预防疫病的方法。清晨服药,当是考虑此时人体阳气正处于生发渐盛之时,可助药物发挥作用以达防御疫疠之气之目的。同篇还提出,“于春分之时,日未出而吐之”的预防疫病之法,“春分”与“日未出”,分别为一年和一日之中阳气生发渐盛之时,此时“吐之”,亦当是为借助人体阳气生发之势以吐故纳新。后世医家运用吐法也多在早晨,可谓对“日未出而吐之”的发挥。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朝则人气始生,……日中人气长”,说明早晨至中午是阳气渐长而至隆盛的阶段,因此后世医家在运用发汗解表、通阳化湿、温阳益气等药物时,多选择在这一时段。以期借助阳气盛长升发之势而发挥疗效。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言“日入为秋”,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云“秋宜下”。因为此时“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阳尽而阴受气矣”(《灵枢・营卫生会》),人体阳气由体表渐入体内,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内外伤辨惑论 导读
    浅议 脉经 一书性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