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本草纲目 金石类药考察

邓先瑜 宋瑞才

  提要 《本草纲目》批判地继承前人对金石类药物的使用经验,在功用上强调有攻补二端;在使用上强调重视炮制;在剂型和给药途径上强调要多种多样。传承前人精华,匡正前人谬误,其治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堪为后学者鉴戒。
  关键词 《本草纲目》; 金石药; 李时珍

  金石类药在《本草纲目》中按水、火、土、金、木的顺序列为第4部,计收载药物161种,其中134种为收集历代本草,其余34种为李氏新增,为集当时金石类药物之大成者,基本上包罗了上自《本经》,下至《本草纲目》的历代用药经验。现就其主要应用特点作概要考察,供研究使用时参考。

1 功用上攻补并重

  推溯医用金石药,大致源出于方士。在《本草纲目》以前,由于受道家炼丹术的影响,服石风气盛行,服石以求长生不老,成为时尚。《神农本草经》所载金石类药,主要归为上、中品,大多有“轻身延年”“服之不饥”的记载,影响深远。李时珍批判继承前人观点,认识趋于全面,认识到金石类药不仅可以补益,更长于祛邪,功效上有攻补二端。
1.1 滋补延年:李时珍继承前人金石类药可以滋补延年的观点,在《本草纲目》中,对古代有关服石延年的记载都基本照录,同时对前人记载阙如而后世实践证明确有滋补作用的亦作了补充,如赤石脂“补心血,生肌肉”,石面“益气调中,食之不饥”,石硫黄“补命门不足,阳气暴绝”等,均为李氏新增。同时在附方中也收录了不少药物的服食法,如白石英、云母、石钟乳、丹砂、硇砂、石硫黄等,这类方都属于服饵补益的用法,李氏选择收录,反应了李氏的观点。
  在肯定和吸收前人用药经验的同时,对前人谬误进行了纠正和批判。汞是很受古人尤其是炼丹家推崇的药物,和铅并称为中国炼丹术的双翼,《本经》云“久服神仙不老”,方术家称为“灵液”,陶弘景、甄权、葛洪等医药大家均肯定其能“令人长生”,李时珍指出:“水银乃至阴之精,禀沉着之性,得凡火锻炼,则飞腾灵变;得人气熏蒸,则入骨钻筋,绝阴蚀脑”。但同时也指出:“水银但不可服食尔,而其治病之功,不可掩也”,认识客观而公正。玉为古今养生保健常用之品,历来均“云可长生”,李时珍指出:“玉未必能使生者不死,惟使死者不朽尔,养尸招盗,反成暴弃,曷若速朽归虚之为见理哉”。对一些金石类药功用恢复本来面目,其功不可没。
1.2 攻毒祛邪:金石类药物与一般草木之品相比,在主治上显著特点就是善治痼疾怪证,如惊狂、积聚、顽痹、恶疮、百虫、癣疥、噎膈、痰涎等,这类疾病病机复杂,病程较长,非草木轻剂所能胜任,必须以金石重剂,以毒攻毒,方可奏效。硇砂,收自《唐本草》,在历代主治的基础上,李氏又补充了“治噎膈症瘕,积痢骨梗,除痣(厌)/(黑)疣赘”。在“发明”中,时珍说:“硇砂大热有毒之物,噎膈反胃积块内症之病,用之则有神功。盖此疾皆起于七情饮食所致,痰气郁结,遂成有形,妨碍道路,吐食痛胀,非此物化消,岂能去之?”噎膈属现代医学肿瘤范畴,治疗应用峻猛之剂,驱除毒邪,软坚散结。现代研究表明,硇砂及其复方制剂,对食道癌、鼻咽癌等均有较好疗效,证实硇砂治噎膈的科学性。
  矾石,在《本经》中已指明可治“阴蚀恶疮”,李氏又增“止血定痛,食恶肉,生好肉,治痈疽疔肿恶疮”,进一步强调矾石治痈肿恶疮之功,矾石含硫酸铝钾等,对多种细菌均有强大的抑制作用,白矾液低浓度可消炎、收敛、防腐;高浓度可侵蚀肌肉引起溃烂,明矾还可从细胞中吸收水分,使细胞脱水收缩,减少腺体分泌,减少炎性渗出物,有助于消炎,这些药理作用表明,矾石治“恶疮”确有良效。

2 使用前重视炮制

  金石类药多为致密重坠之物,不易于煎亦不宜多服。《本草纲目》收载的161种金石药中,有不少是有毒之品,药性峻烈,不进行适当炮制,对人有害,且炮制后药性和缓,可大大拓宽应用范围。《本草纲目》重视修炼之术,在金石类药中载有“修治”专栏的达46种,占28.6%,大大高于全书平均水平(全书药物中计有330种载有“修治”专栏,占17.4%)。在“修治&rd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本草纲目 附方临床验证四则
    试论 本草备要 的文献学价值
    刍议 本草纲目 中的药粥
    清代以前本草文献沿革
    试论 本草纲目 中美容方药应用特色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