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内翻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内翻的原因。方法 25 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25 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平均1年5个月。随访摄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16 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髋内翻畸形,髋内翻畸形发生率64%,按Sander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良率为80%。结论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内翻畸形的发生与骨折的稳定性、骨质疏松、骨折复位情况和内固定因素等相关。 

【关键词】  老年性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 髋内翻畸形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其发病率占全部骨折的3%~4%[1],占髋部骨折的35.7%[2]。保守治疗因需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发生危及生命的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及褥疮等严重并发症。所以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成为首选方法。而现行各种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常导致髋内翻、肢体短缩、髋部疼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对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25 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随访,髋内翻畸形发生率高达64%,笔者就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内翻因素进行探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6 例,女9 例;年龄65~91 岁,平均82 岁;全部为跌倒摔伤所致。按Evans分型[3],Ⅰ、Ⅱ型骨折7 例,Ⅲ、Ⅳ型骨折18 例。

    1.2  治疗方法  25 例患者全部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DHS固定19 例,Gamma钉固定6 例,术后补液抗炎抗水肿支持治疗,被动运动和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Evans Ⅰ、Ⅱ型2周后扶拐下地,Evans Ⅲ、Ⅳ型4周后不负重功能锻炼。

    2  结    果

    25 例患者随访3个月~2年,平均1年5个月。随访摄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16 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髋内翻畸形,髋内翻畸形发生率64%,其中骨折再移位5 例,螺钉切割股骨头颈7 例,螺钉退出4 例。应用Sanders评分标准[4]进行疗效评定,优12 例,良8 例,一般4 例,差1 例,优良率80%。

    3  讨    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髋部骨折,有资料统计其发病年龄较股骨颈骨折晚5~6 岁[5]。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老年病人多合并骨质疏松,大多为不稳定骨折,保守治疗因需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发生危及生命的各种并发症。而现行各种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常导致髋内翻、肢体短缩等后遗症,所以为临床治疗的难题。国外文献报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保守治疗的死亡率高达50%[6],所以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成为首选方法。老年股骨粗隆部位骨质较为疏松,骨折多呈粉碎性,且为应力集中部位,术后骨折再移位致髋关节内翻畸形发生率较高,尤其骨质疏松伴不稳定骨折术后失败发生率约为53%[7],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器械主要有两种:髓外固定的钉板系统和髓内固定的钉棒系统,前者最常用的是DHS、DCS钉板系统,后者有Gamma钉、重建钉、PFN等,这两种系统主要区别在力学原理上。DHS的钢板位于股骨外侧皮质,力臂较长,使内侧骨皮质所承受应力较大,如果股骨矩粉碎骨皮质不连续,容易出现内侧骨皮质压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谈中老年人美容整形的心理特征及手术
    股骨远端疲劳骨折误诊教训
    从老年人生活方式谈社区卫生服务对策
    应用SPECT观察激素对股骨头血流动力学
    老年人肺癌化疗毒副作用防治的研究进展
    培哚普利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诊治体会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皮质的肥厚反应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
    WMS在不同年龄老年群体中的应用分析
    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动态变化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及
    老年人小脑出血35例临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