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 比较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参松养心胶囊组和口服胺碘酮组。结果 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早搏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心房颤动胺碘酮优于参松养心胶囊,而参松养心胶囊不良反应少。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早搏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参松养心胶囊更安全。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胺碘酮;心律失常;疗效;不良反应

心律失常治疗近年来在射频消融上有了长足发展,某些心律失常如室上速、室速及房颤可以得到根治,但手术技术含量高、费用多,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故心律失常治疗仍主要是以药物为主,而化学药物其不良反应明显限制了临床应用。本文就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与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进行临床对比分析,观察其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以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心律失常患者280例,其中男152例,女128例。年龄28~84(51.1±10.4)岁。其中冠心病110例,高血压病54例,肺源性心脏病25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心肌病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9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原因不明65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基础病和去除诱发因素基础上进行服药。观察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0.2 g/次,3次/d连服1周改为0.2 g/次, 2次/d连服1周改为0.2 g/ d维持共服1个月。观察治疗后两组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及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1.3 疗效判定标准[1] 临床症状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胸闷、心悸、头晕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或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24 h动态心电图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治疗后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有效:早搏次数减少≥50%;无效:早搏次数减少<5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室上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72.5%、80%,治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78.3%、83.3%,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房颤总有效率分别为37.5%、7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参松养心胶囊有7例出现轻度恶心、上腹不适症状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中约35%的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心率低于55次/min,经减量或停药后心率恢复正常;9例在窦缓基础上合并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出现视物模糊。近期未发现肺纤维化及甲状腺功能异常,两组均未发现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3 讨论

  目前,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多为化学药物(如普罗帕酮、胺碘酮等),其不良反应(尤其是致心律失常及对心肌,心肌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等)明显限制了临床应用[2]。这一点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时尤为明显[3]。同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常使心率明显减慢,这使得许多原本心率较慢同时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治疗时较为棘手。参松养心胶囊是中药制剂,由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连、甘松、山萸肉、桑寄生组成,其中甘松的主要成分缬草酮,与心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中的特异蛋白相结合,抑制钠离子的内流,促进钾离子的外流,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并能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及传导系统的动作电位时间,打断折返激动,治疗心律失常。研究证明了参松养心胶囊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是通过对心肌细胞钙、钠、钾等多种离子通道的影响来实现的[4]。人参具有强心,调整血压,提高心率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室性早搏等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此外还能改善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力。我们观察了参松养心胶囊与临床常用药胺碘酮对频发室上性、室性及房颤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在治疗室上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的疗效中,胺碘酮组有效率高于参松养心胶囊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胺碘酮治疗房颤的疗效明显优于参松养心胶囊。我们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参松养心胶囊对一些器质性心脏病合并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养心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复脉养心汤治疗早搏33例临床观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