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煤矿尘体内外细胞毒性和致纤维化作用的相关研究

曾昭玉1 杨赛丽1 沈汉明2 张琪凤1 谢隆化1

  研究粉尘对机体的危害作用,主要采用慢性动物实验,辅以体外细胞培养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方法。有关粉尘体外细胞毒性与体内致肺纤维化作用相关性的报道不一[1~3],而体内肺细胞毒性与致纤维化性的相关关系报道较少。为了探讨3项试验间的关系,我们通过对3种煤矿尘致病性的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比较了体内外细胞毒性与致纤维化作用之间的相关性。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用粉尘:样尘取自浙江省3个煤矿的井下巷壁沉积尘,经研磨使90%以上尘粒<5 μm。3种矿尘(A、B、C)的游离SiO2分别占27.0%、25.3%和10.6%。标准石英粉尘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提供。
  2.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按Myrvik法经BAL收集大鼠肺巨噬细胞(AM),制成1×106/ml浓度的细胞悬液,常规培养,细胞贴壁后换液加尘,粉尘的实验终浓度为150 μg/ml。37℃下接尘24小时后,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AM存活率,用显微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性磷酸酶(ACP)的相对含量[4]。
  3.体内肺细胞毒性试验:体重200 g左右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矿尘A、B、C 3组和石英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经气管内1次注入50 mg粉尘悬液1 ml或生理盐水1 ml,染尘后2周解剖动物,以生理盐水行BAL,将灌洗回收液离心,用丙酮酸法测定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沉淀物做细胞计数。
  4.体内致纤维化试验:动物分组与染尘方法同前。大鼠染尘后6个月剖检,取肺测定全肺干重和胶原蛋白含量(氯胺T法)。
  二、结果
  1.体外细胞毒性:AM加尘培养后细胞存活率和ACP含量的变化,提示矿尘对AM膜通透性、溶酶体膜稳定性的影响,反映矿尘的细胞毒性(表1)。

  

表1 煤矿尘对大鼠肺巨噬细胞
的影响(每组6例,±s)


组别 巨噬细胞存活率
(%) 酸性磷酸酶相对
含量(AU/μm2)
矿尘A
  89.2±
0.66*△ 1.42±
0.059*△
矿尘B
  89.0±
0.89*△ 1.66±
0.058*△
矿尘C
  76.6±
0.68*△ 2.18±
0.051*△
石英
  64.2±
1.24 2.46±
0.062
对照
  96.6±
0.60 0.53±
0.032

  方差分析,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石英组比较△P<0.01,下同

  2.体内肺细胞毒性:染尘后早期,大鼠肺灌洗回收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LDH活性的变化,提示肺组织炎性反应和肺细胞损伤情况,反映矿尘的肺细胞毒性,结果见表2。
  3.致肺纤维化作用:染尘后晚期,大鼠全肺干重和胶原蛋白含量是肺纤维化程度的评价指标,反映矿尘的致纤维化能力,结果见表3。
  4.灰色关联度分析:为比较3项试验间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以肺胶原蛋白作为参照数列,其他指标为比较数列,原始数据经初值化处理后,计算各项指标(AM存活率换算成死亡率)与肺胶原蛋白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结果见表4。将各关联度按大小顺序排列为关联序:LDH>细胞数>ACP>细胞死亡率。关联序显示出体内细胞毒性指标(LDH、细胞数)的关联度大于体外细胞毒性指标(ACP、细胞死亡率)的关联度,表明体内肺细胞毒性比体外细胞毒性与纤维化程度的联系更密切。

表2 煤矿尘对大鼠肺灌洗回收液中
细胞数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s)


组别 样本数 细胞总数
(×106) 乳酸脱氢酶
活性(U/L)
矿尘A
  4
  16.61±
7.69*△ 313.40±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煤矿工人因心脏病死亡的调查
    利用尘肺病例资料分析煤矿尘肺防治效果
    煤矿工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分析
    钒钛磁铁矿尘对家兔肺泡巨噬细胞毒作用
    煤矿井下环境对矿工跟骨定量超声及骨代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