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驱虫药致迟发性脑病的药物暴露与发病因素

郑荣远


近20年来,咪唑类驱虫药在我国相继上市,其速发不良反应已逐渐被认识,
而迟发不良反应,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却未受普遍注意,虽然个例报
告陆续可见,但临床漏诊病例仍不少见。现分析114例咪唑类驱虫药引起迟发性
脑病的药物暴露情况,进而推测该病的发病因素和可能的发生机制。

一、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资料取自我科“脑炎专科病研究档案”,参照该病的诊断标准[1],
将其中已报告的45例不再统计;缺少认证依据者剔除在外;仅纳入有药物暴露史
且认证依据确凿的病例;儿科病例检查资料不全,诊断容易混淆,未予收纳。

二、结果与分析

1.药物暴露情况:本组114例中,病前服用四咪唑36例(31.6%),居第二位
(1982年四咪唑被卫生部列为淘汰药品),商品名有驱虫净片和驱蛔丹(丸)。服用方
法:当晚、次晨各服6片(或50丸),有的在晚间睡前或清晨空腹顿服6片(或50丸),
连服2~3天,总量150~450 mg;服用左旋咪唑68例(59.6%),居首位(1983年以
后替代四咪唑),商品名有左旋咪唑片、驱虫速片、特效钩蛔片和新驱虫丹等,
用法、剂量和总量与四咪唑相同;服甲苯咪唑6例(5.3%),商品名有甲苯咪唑片
和安乐士片等,每晚顿服1~2片,连服2~3天,总量200~375 mg;服丙硫咪唑
4例(3.5%),商品名有阿苯哒唑片和肠虫清片等,每晚睡前服2片,连服3天,总量
400~1 200 mg。

这些药物由国内十多个厂家制造,其产地生产批准号及药品批号均各异。服药
目的:(1)驱肠道蛔虫107例,按医嘱购药24例,普治分药5例,其余78例(72.9%)经
民间游医宣传后购买“游医高价药”(经认证也为咪唑类驱虫药);(2)治秃发1例;
(3)治面部扁平疣1例,按省级,县级医院处方;(4)记载不详5例。

2.驱蛔效果与不良反应:据68例统计,服药后有排蛔效果15例(22.1%),肯
定无排蛔效果53例(77.9%)。速发不良反应77.6%(52/67),以流感综合征最多,
也可单独表现剧烈头痛或头昏头晕,皮疹,恶心,腹痛等。服药后当天或第二天
发生,历时2~7天自行消退。颅外迟发不良反应8例,服药后1~6周发生肝炎样
反应5例(单项ALT升高),血液病样反应3例(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颅内迟
发不良反应即迟发性脑病114例。诱导期5~58天,大多数为2~5周。脑病的临
床表现、诊治及转归见另文介绍[2]。

讨论 本组病例符合诊断标准,审查严格,药物暴露史确认,随访期长,可
排除其他脑部疾病。实际发病数比临床发现数还要多,因为脑病的症状与药物暴
露(服药驱虫)相隔2~5周,两者的关联难以联想,极易疏忽。又因药物暴露史追忆
困难,记忆再现率低,患者脑病之后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或残留记
忆力缺损,使不少的病例因遗漏服药史而未能确诊为本病,而误诊为“非特异性脑炎”
或“散发性脑炎”等,应引起临床重视。

本组病例服药驱蛔在先,脑病发生在后;77.9%无排蛔效果的病例也照样发病;
还有因治秃发和祛面疣而诱发;这些都表明脑病的发生与有无毒死虫体及其释放异
性蛋白无关,而与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有关。暴露药物有4种,剂型多样,均为咪
唑类;厂家16个,产地分散,产号批号不一;提示致病的化学成分来自基质,而非
佐剂(赋型剂)。在常规安全剂量下发病,可排除驱虫药中毒性脑病的可能。初次暴
露于药物即导致速发或迟发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潜伏期;发病率45.8/10万[2],
91.1%为青壮年[3];病死率4.0%[3];再次暴露再次发病,再激发阳性率100%[2];
所见的颅外不良反应与国外报道的相一致,为Ⅰ~Ⅳ型变态反应;表明本组脑病的上
述特点也完全符合药物迟发变态反应的特征[4]。本组速发不良反应发生率77.6%。
比大样本人群副作用观察结果高10倍[5],表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鞘内注射化疗药致严重神经毒性反应的护
    中药致肝损害文献计量学分析
    葛根素对急性拟除虫菊酯杀虫药中毒心血
    葛根素对急性拟除虫菊酯杀虫药中毒心血
    有机磷杀虫药致过敏性皮炎12例护理体会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