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CA125 CEA LDH GLU TBAb检测在胸腔积液中的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CA125中CA125、CEA、LDH、GLU、TBAb这五项指标在胸积液性质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将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115例分为结核性渗出液54例,恶性渗出液32例,化脓性渗出液29例。平行检测患者胸腔积液CA125中的五项指标。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CA125组TBAb(96.3%)阳性率明显高于恶性和化脓性胸腔积液CA125;化脓性胸腔积液CA125组LDH(1096±39.7)u/L明显高于恶性(594±34.6)u/L和结核性(638±31.9 u/L)胸腔积液CA125组。化脓性胸腔积液CA125组GLU(2.91±0.56)mmol/L低于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CA125组;恶性胸腔积液CA125组CEA(87.3±12.6)ng/ml和CA125(98.3±29.6)u/ml明显高于化脓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CA125组。结论 TBAb的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CA125有较高的实用价值。LDH和GLU的联合检测对化脓性胸腔积液CA125有较大的价值。CA125和CEA的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CA125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胸腔积液;CA125;CEA;LDH;GLU;TBAb

   胸腔积液是常见的内科病,但胸腔积液的病因复杂,临床上约20%左右的胸腔积液不能明确诊断。我国胸腔积液年发病人数至少750万。结核、恶性肿瘤和化脓是渗出性胸腔积液CA125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多种指标联合检测,旨在探讨CA125、CEA、LDH、GLU、TBAb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5例均是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结核性渗出液54例,恶性渗出液32例,化脓性渗出液29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细胞学和细菌学、影像学证实。

    1.2  仪器和方法  血清CA125、CEA(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采用日本生产的电化学发光分析仪Elecsys 2010,按德国罗氏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及其操作说明书操作。LDH(连续监测法)和GLU(HK法)用日立7180生化仪,按利德曼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及其操作说明书操作。TBAb(层析法)用法国VEDA LAB出品的TB—CHECK—1试剂按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

    2  结果

    对115例病人胸腔积液CA125进行了CA125、CEA、LDH、GLU、TBAb五项指标测定,结果见表1。CA125<35 u/L,CEA<10 ng/ml[1]为阳性结果。 表1  不同性质胸腔积液CA125、CEA、LDH、GLU、TBAb测定结果

    3  讨论

    LDH为含锌离子的金属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的细胞中,胞质中的含量约为血清中的100倍。当组织中的细胞发生坏死时,此酶可释放至血液或体液内[2]。化脓性胸腔积液CA125 LDH值为(1069±39.7)u/L明显升高,GLU值(2.91±0.56)mmol/L明显降低。与恶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CA125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而恶性和结核胸腔积液CA125间均没明显的差异(均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CA125 54例,TBAb阳性52例。阳性率为96.3%,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恶性胸腔积液CA125 32例中TBAb阳性1例,假阳性率为3.1%。化脓性胸腔积液CA125 29例阳性4例,假阳性率为13.8%;CEA分子量较大,15~20万的糖蛋白,一旦在闭合胸膜腔中产生,便不易进入血液循环中。故恶性胸腔积液CA125 CEA水平较高(87.3±12.6)ng/ml,与结核和化脓性胸腔积液CA125存在明显的差异(均P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肾移植手术1 210例的麻醉管理经验
    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的CAG三核苷
    一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耳聋大家系及mtD
    苹果果肉质膜微囊主动运输Ca2  的Ca2 
    共焦镜同时检测细胞内Ca2 和pH的变化
    细胞色素P450IA1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
    子宫颈癌放射治疗512例临床报告
    小儿急性中毒126例分析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312例分
    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120例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标本1 129株病原菌的
    遗传性乳腺癌 卵巢癌综合征的易感基因
    左旋多巴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谷胱甘肽对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