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分布 定量和意义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肿瘤区的血管密切相关,1971年Folkman首先提出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可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途径,随后这种以肿瘤血管为靶的治疗策略--肿瘤血管靶向治疗(toumorvasculartargetingtherapy)日益受到重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最重要的血管形成因子之一,VEGF及其受体(VEGFR)是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理想靶点,以VEGF为靶点的治疗实验已有大量报道[1-3],以VEGFR为靶点近期亦有较成功的尝试[4,5],本实验旨在观察和比较大肠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差异,为确定以上VEGF及VEGFR作为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靶点何者为优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大肠癌组织标本80例来自珠江医院普通外科1992/1998年住院手术患者,年龄38岁~78岁(平均58.7岁),男58例,女2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化疗、放疗或其他针对肿瘤的治疗,标本按组织学Broder法分型分为四型:高分化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和粘液腺癌,正常大肠组织标本10例进行对照,所有标本均用100g/L甲醛固定24h,常规石蜡包埋,制备5μm厚的连续切片,贴附于涂有多聚赖氨酸的载玻片上,主要试剂:小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IgGI)购自美国Neuwork公司,小鼠抗人KDR单克隆抗体(IgGI)购自美国Sigma公司,DAB显色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2方法①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法: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ABC法,第一抗体为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KDR单克隆抗体(工作浓度均为1:100),正常鼠IgG作为阴性对照,PBS替代其一抗体作为空白对照,正常大肠组织切片作为正常对照,于每个标本的连续切片中选取相邻切片,分别以鼠抗VEGF抗体和鼠抗KDR抗体按SABC法进行邻片双标记研究,VEGF阳性染色以见到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质或胞膜的棕色染色为准,KDR阳性染色以见到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膜的棕色染色为准。②图象分析法定量:鉴于大肠癌组织学切片中细胞间的分界线往往不明确,采用MacintoshⅡ图象分析系统(Adobphotoshop5.0)按文献提供的方法(公式11)计算待测切片上阳性反应程度的阳性单位(PU),得到免疫组化显色反应的量化结果。统计学处理PU值以±5表示,邻片间VEGF与KDR的表达量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以上统计分析均在Spess8.0统计分析软件中进行。2结果2.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正常大肠组织及空白对照切片中均未见免疫反应阳性信号,在癌组织中,VEGF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癌细胞的胞膜和(或)胞质,血管内皮细胞上未见VEGF染色;KDR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癌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上,且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着色明显强于较大血管内皮细胞.部分无血管区域的癌细胞上也有弱的KDR染色.②VEGF和KDR的染色程度与肿瘤区域及病理分型有关,癌组织边缘区细胞的染色要强于中心区,桉病理分型恶性程度高者较恶性程度低者染色程度为强,③对比两张邻片,VEGF的阳性反应强度要明显强于KDR。2.2图象分析法定量结果80例大肠癌中,VEGF的阳性反应定量结果为19.2±9.5.KDR的阳性反应定量结果为10.5±7.1,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3讨论 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需要新生血管生成,肿瘤血管形成受肿瘤细胞分泌的上管形成因子调节,目前,已经发现的血管形成因子较多,VEGF是其中最重要的,它即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刺激其有丝分裂的发生,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生长,也可通过增加上管通透性,使包括许多基质形成重要因子的血浆蛋白外渗,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及肿瘤细胞的转移提供基质,VEGF是通过作用子内反细胞上的VEGF受体来发挥其生物学作用的,已发现的VEGF受体有三种:FLK-1(KDR),FLT-1,FLT-4,已知与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有关的只有FLK-1(KDR)[7]。目前关于VEGF及其受体在肿瘤组织由的表达部位及作用方式认识不一,Wizigmannetal[8]认为VEGF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Brownetal[9]研究发现VEGF仅表达于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也可表达,而FLK-1(FDR)仅表达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在肿瘤上皮细胞中不表达.Boococketal[10]则发现FLK-1(KDR)不仅可在肿瘤间质的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而且在肿瘤上皮中亦有表达,我们的矿究发观,VEGF主要表达于大肠癌细胞中,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中无表达;FLK-l(KDR)主要表达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部分大肠癌细胞中亦有较弱表达、这表明VEGF主要是通过旁分泌作用机制诱导肿瘤血管形成,从而促进肿瘤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膈肌原发性血管瘤合并反复胸腔出血一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帕金森病和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肌肉硬度
    血管铸型观察bFGF对大鼠颌面部移植脂肪
    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血管内血栓的介入性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人内皮抑制素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促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