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乙型病毒性肝炎继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临床分析

免疫缺陷症。
  本文病例的实验结果γ球蛋白1.65~2.0g/L,除IgM 0.37g/L略高于上述标准外其余均符合,且无家族史和既往感染史。WHO(1971)分类命名曾这样描述:发生在成人,病因不清常见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称为多变性低球蛋白血症或原发性获得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对照本文病例称为“继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是可以成立的,但由于乙型肝炎通常体液免疫是升高的,那么如何解释本病例出现无选择性免疫球蛋白严重低下?病因主要发生在哪一环节?我们还很难准确地回答,但在国外文献中造成继发性免疫缺陷症的若干因素和毒性因子中有“高胆红素”,我们本病例形成可能是多因素的,病理基础显然主要决定于B淋巴细胞质量变化和功能的异常,同时还需要T淋巴细胞辅佐和诸多淋巴因子的协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T和B淋巴细胞之间协调作用失调,Waldmam等(1974)通过实验发现此病T淋巴细胞有抑制B淋巴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的作用;②血清中的抑制因子或毒性因子抑制了B淋巴细胞的功能,而淋巴细胞数量不一定低,而这种毒性因子可能与乙肝病毒的异质性和异常结构的胆红素有关,干扰或抑制了诱导激活B细胞分化成产生免疫球蛋白浆细胞分化,由于患者出院后不久死亡而中断了调查。

作者单位:王敏(224200)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参考文献
1,河合忠.免疫グロブリン欠乏症.临床病理特集,1980,42:133~146
2,董怡.常见多变性免疫缺陷病1例报告.中华内科杂志,1982,2(19):549~550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腺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颈动脉的实验研究
    部分理化因子对肠道病毒灭活效果的研究
    病毒性肝炎病家防病状况与家庭二代发病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不同联合方法治疗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
    先天性梅毒合并弓形体、巨细胞病毒感染
    母婴人乳头状瘤病毒亚临床感染的检测
    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妇女胎
    我国某县血液筛选后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